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 防沙治沙专题 > 各方评论 正文   
以生态文化涵养绿色发展
内蒙古新闻网  17-03-29 16:05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日报  
 

  生态环境保护中,制度是保障,文化是支撑。纵观古今,环顾中外,任何国家和地区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优秀文化的涵养和支撑。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指出:大力培育发展生态文化,传承民族文化崇尚自然的优秀基因,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崇尚生态文明、共促绿色发展的社会风尚。

  从人类发展进程来看,人类和自然的关系经历了无知敬畏、盲目崇拜、狂妄征服、过度开发这几个过程。尤其是后两者,导致了全球变暖、土地荒漠、乱砍滥伐、资源枯竭等一系列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把培育发展生态文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让生态文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理所应当。

  泱泱五千年,中华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文化“富矿”。无论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存智慧,“厚德载物”“生生不息”的道德意识,“仁爱万物”“协和万邦”的道德情怀,“和谐共生”“与天地参”的道德理想,无不在揭示一个浅显易懂的道理:人类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人类与自然息息相关。这种敬畏生命、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意识和价值追求,与今时今日我们培育发展生态文化的目的不谋而合。

  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培育发展生态文化,是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我区生态环境保护的进程中,就应该高度重视繁荣发展生态文化的意义和作用,积极开展各种生态文化的宣传教育活动,提供丰富多样的生态产品和文化服务,增强人们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的自觉性,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

  当然,知易行难,培育发展生态文化,归根结底还是要体现在人的价值观念转变与日常生产生活实践中。这是一个需要全民参与的长期任务,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也不能单纯依靠教育部门来完成,只有政府积极引导、公众主动参与、社会各行各业全力支持,培育发展生态文化才能长期坚持下去,不断取得进步。

  生态文化是一种精神财富,只要我们善于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不断培育发展生态文化,让生态文化深度融入主流价值观,形成全社会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就能为保护环境提供最有力的支撑,让我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人民更开心。(李振南 

[责任编辑 王彤 ]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学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 争做文明交通小使者
【现场】烤肉酸奶涮火锅 边逛边吃乳博会
【现场】清明寄哀思 大棚菊花派用场
【现场】农机牧机林果机 会展中心大展销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表情】传承民族文化,我们这样做!
•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我区调研 李纪恒陪同 布小林主持座谈会
• 送流量-内蒙古新闻网
• 【定格】世界气象日:观云识天 了解气象
• 内蒙古成立维护律师执业权利中心和投诉受理查处中心
• 内蒙古依法打击和查处有组织的“黑车”团伙
• 今年起我区统一组织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考试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专题】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 【专题】2016内蒙古大数据产业推介会
• 【专题】聚焦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
• 【专题】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两会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