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然而,曾几何时,绿色,是首府人最向往的颜色。如今,大青山前坡绿树成荫成为首府的后花园,快速路两旁的绿树让我们在喧嚣的城市中静下心来,环城水系给首府戴上了“翡翠项链”,六个出城口的景观区让青城显得生机盎然……在四季有绿三季有花的青城穿行,一幅“水清、岸绿、景美、人欢”的喜人景象叫人笑逐颜开。
天然绿色生态屏障
每到双休日,张华总要约一两位朋友一起到大青山前坡走走。蓝天白云金黄色的白桦林,秋天美景尽收眼底。每次张华都会在朋友圈内晒“呼市蓝”“青城绿”和那如诗如画的美景。
大青山前坡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工程位于阴山山脉中段,呈东西走向,西起回民区东棚子村,东至新城区大窑村。生态综合治理规划东西长约45公里,南北平均宽约3.4公里,规划总面积约150平方公里,涉及26个村庄,约5.43万人。2012年以来,呼和浩特市举全市之力,把大青山前坡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工程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实施生态绿化和环境综合整治,将大青山前坡建成“绿树掩映、白墙蓝瓦、曲径通幽、田园风光、草原风情、自然和谐”的首府后花园。
大青山前坡是大青山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水源保护地。自古以来,大青山是一道天然屏障,山势巍峨,树木葱茏,润泽着广袤的土默川平原,很早就有“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美景。然而由于多年人为破坏和自然原因,大青山植被逐渐衰退,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变得满目疮痍,失去了当年的景致。
“不叫黄沙越阴山”。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绿色生态理念,围绕“保护生态、涵养水源、搬迁村民、旅游休闲、展示文化”的规划目标,实现山、河、林等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等人文资源的和谐交融,打造形成“一山、六线、七区、九带、多点”空间结构。
通过实施村庄搬迁改造、去产能、搬迁污染企业、地质环境治理、大青山森林保护和建设等环节,全面加强大青山前坡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先后打造出乌素图召庙文化保护区、乌素图森林公园、大青山野生动物园、内蒙古青少年生态园、哈拉沁生态公园、万亩生态育苗基地、百草园、呼和塔拉草原、雅玛图森林公园等十余处精品景区;完成生态建设面积约118平方公里,栽植树木1290万株(丛),种草10389亩,实现了大青山前坡总体生态功能的恢复。
今日的大青山前坡,生态环境得到显著变化,固碳释氧、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减少污染、净化空气,成为首府北部重要的生态屏障。
环城水系绕青城
环城水系,水清、岸绿、景美,每每提起,家住金桥滨河路的郝杰总会自豪地说:“我家就在岸边住。”夏季时,一到傍晚,三三两两的市民来到河边步道散步,清风徐徐,分外凉爽;华灯初上之时,远远看到兴安路跨小黑河桥以及“牛角桥”的炫彩灯光,走近细看,平静的河面上倒映着色彩斑斓的桥影和皎洁的月光。真是环城水系绕青城,滋润游人心。
呼和浩特市的环城水系由东河、小黑河、扎达盖河、乌里沙河四条流域组成,功能以城市防洪为主,兼顾景观和道路的系统工程,全长56公里,现建成44公里。环城水系流经市四区,是呼和浩特市重要的生态廊道和景观节点,被市民骄傲地称为呼和浩特的翡翠项链。东河的喷泉、河道两岸绿化、几座跨河大桥的修建和亮化工程,滨河路的畅通,都依托环城水系而生,各种景观和节点环岛景观绿化工程,让市民耳目一新。
2014年,环城水系工程从市四区整体移交给市园林局,三年来,呼市园林管理部门在全面提升城区沿河景观以及环城水系维护治理等方面都做了很多的努力,为首府增添了亮丽的景致。水系部分,首先把东河三位一体的景观喷泉彻底恢复,让激光喷泉、水幕电影、音乐喷泉再次为喷泉添光加彩;其次,在环城水系中设置了40多条打捞船,争取做到河道垃圾随产随清,让景色美丽如初。除了水系以外,百里慢道和百亩花田更是让百姓拍手称赞的慢行系统和亮点景观。
从云中路到G6高速,全长50公里的双向慢行系统,满足了市民日益增长的步行和骑行需求;环城水系沿线,采用波斯菊、黑心菊、千屈菜、蜀葵、薰衣草等八个品种打造的120亩花田,丰富了环城水系两岸的景观,让出行的市民置身山花烂漫之中。
现在,环城水系的城市景观,已经和快速路、绿化带景观交相辉映,成为呼市一个别具一格的园林景观,成为市民夏季休闲避暑、外地人来呼和浩特旅游观光的重要选景之一。
绿染青山景满城
回首往昔, 2003年时,呼和浩特市只有3个公园,城市绿地面积2962公顷,公园绿地面积153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4.5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2.2%。通过十余年建设,截至2015年底,呼和浩特市建成区内已拥有各类公园24处,游园广场52处,街头绿地120处,建成区绿地面积达8841公顷,绿地率达到34%,绿化覆盖率达到3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58平方米。建成区外拥有公园7处,完成绿化建设面积6050公顷,基本形成300米建绿,500米见园的生态型、园林型城市绿化大格局。如今的首府,绿染青山景满城。
首府的生态美景,得益于决策者的顶层设计: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2000年,呼和浩特市在全区率先提出了“建设生态市”的目标,并着手实施了天然林保护等六项重点工程;2006年,呼和浩特市确定了“五区、三环、两带”总体建设布局,不断加大了生态改造建设力度;2012年,呼和浩特市启动了大青山生态综合治理保护工程;今年,呼和浩特市的“两带”“两环”“六个出城口”“八个公园”“二十条景观街”等重点工程正在稳步推进中。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首府统筹全局,辩证发展,在生态的保护与修复中谋求长远利益和永续发展。
“十二五”期间,呼和浩特市着力在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上下功夫,深入实施大青山前坡生态保护综合治理、绕城高速宽林带绿化等工程,扎实推进绿色发展,基本形成了以街旁绿地、单位庭院和住宅小区绿化为“点”、城市道路景观为“线”、公园、广场、游园绿地为“面”、大青山前坡生态保护区为“带”、环城水系沿河和二环快速路沿线绿地为“环”的点、线、面、带、环相结合的绿地系统。城市生态环境与宜居水平实现了历史性飞跃, 2016年初,呼和浩特市荣膺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一座座荒山渐渐披上了绿装,一条条碧波荡漾的河流恢复了原有的生机,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植树造林的行列中……当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比翼双飞时,环境优美、生态和谐等日益显现的优势成为首府的又一张靓丽名片。(记者宋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