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评论 论道 先锋 e言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思想 > 评论 正文   
【观点圆桌会】游泳与毕业"挂钩" 清华新规倒逼智体平衡
内蒙古新闻网  17-04-01 16:58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核心提示】

  日前,清华大学对外证实,从2017级开始,该校学生必须通过游泳测试,否则不能获得毕业证书,有特殊情况除外。对于这条规定,有人叫好,有人反对。叫好者认为这是重视体育锻炼的实招,而反对者认为,应该给学生自主选择权,这才利于学生培养体育运动兴趣和掌握体育运动技能。会游泳才能毕业,你如何看清华新规?把学生会游泳与毕业证挂钩是否合理?清华大学如此规定是出于何种考虑?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的观点。

  观点1

只是正常校规

王天定

  把专业体育课与学生毕业资格挂钩,这在中国的高校中并不多见,所以很多人听来颇有几分新鲜。而清华是中国的百年名校,校纪校规与办学风格,都备受社会关注。此次规定引发舆论热议,当然在情理之中。不过细究清华的这个规定,其实并无不妥之处。

  这个校规的合理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清华大学的师资和场馆可以保证在全校本科生中开设高质量游泳课之要求;二是清华大学没有要求人人都成为游泳健将,而只是达到基本标准。游泳并非高难绝技,而是一门适合大多数学生的普通体育项目,现在很多学生小时候就学习游泳,游泳合格对他们来说,本身不是问题。即使来自北方旱塬,小时候没有学过游泳的学生,经过老师指导和课后的练习,掌握游泳基本技能并不困难;至于完全不适合游泳运动的学生,学校也有免修或替代性学习的方案;三是游泳作为一项体育项目,锻炼效果比较好,有助于提升耐力,且在水中运动,引起关节肌肉损伤的风险也比较小,另外,它还是一个重要的生存技能。

  之所以引起舆论热议,其实也反映了长期以来,中国高校把体育课教学普遍边缘化的现象,在很多高校,虽然体育名为必修课,但素不为学校重视,在这样一个大气候下,体育老师也无法对教学有严格要求。而与体育课边缘化相对应的,是学生体质普遍下降,很多学生生活懒散,没有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清华能够正视这一问题,通过强化校规的办法,督促学生养成健身习惯,其积极意义不言自明。

  我们还要进一步强调,大学内部规章,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放下身段,接受社会舆论监督,也是一个社会机构的基本义务。但是,一个大学,应该在法律规定下享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设置课程,更是一个学校的基本权利。社会应该鼓励高校不走寻常路,形成各具特色的办学风格和校园文化。

  观点2

有种古板传承叫“会游泳才能毕业”

林旻煜

  从2017级开始,“会游泳”将成为清华大学学生的标配。清华大学有注重游泳教育的传统。从1919年起,清华大学就有对学生学习游泳的刚性要求。如今,时隔近百年,再次恢复硬性要求的传统,可以看作是对清华大学坚持体育教育精神的一种回归。只不过,在近百年之后,仍然坚持“会游泳才能毕业”的特色传统,是否显得过于古板?

  百年前的中国,国家内忧外患,社会基础设施非常落后,各种文体设施匮乏,一系列文体活动,因缺乏软硬件支持而无法开展。而当时落成的清华大学综合体育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被认为是现代中国最早、最先进的健身场所之一。馆内有篮球场、手球场、80码悬空跑道以及各种运动器械,特别是附设的室内游泳池,实行池水水源消毒,十分清洁卫生。体育馆建成后,清华大学得以开始实施专业的体育教学。

  因此,注重游泳教学,甚至将其与“毕业”“留洋”相挂钩,也是在那个特定年代的特殊选择。而今,各类文体设施在各大高校普遍健全,游泳教育只能说是“传统”,而非“特色”,其生存自救的属性随着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也已经大大削弱。即便是“会游泳才能毕业”的传统,其本意也是对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视。

  清华如果要真正发扬传统,在如今体育项目如此之多的大背景下,应该是引导学生在体育健身中找到兴趣所在,而不一定将“会游泳才能毕业”重新抓起。况且,就是不学习游泳,还有很多体育项目可以选择,何必强人所难?

  近年来,我国大中小学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下滑的趋势,清华恰可以利用自身体育传统的传承、良好体育氛围,主动作为,为中国的教育界树立一面旗帜。与其片面吸收老清华体育精神中的“强制”因素,将学生统统赶上某个体育项目的战车,不如真正将现代大学精神中的“自由”贯彻到底,建立给予学子选择权和话语权的体育教育模式,或许更具有亲和力和适用性。

  对百年老校而言,前辈师生流传下的,不只是看得见的楼堂馆所,抑或校规校纪,还有看不见、深层次的对某些理念、抑或价值精神的捍卫。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当年陈寅恪先生提倡“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也是清华之所以为清华的关键。在此意义上,对传统精神内涵的全面吸收与理解,或许比从传统中,僵化地“拿来”某些具体的东西更有意义。

  观点3

请理解背后的良苦用心

李达仁

  现在的大学生爱宅不爱动,身体素质逐年下降,是不争的事实。《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2015)》就显示,800米、1000米耐力测试,大学生整体成绩不如中学生,有大学生跑到一半发生晕厥等状况。之所以“越长大体质越差”,主要原因就在于“大学基本是放养教育,很多同学平时不锻炼,体质堪忧”。对于这个问题,教育部早在2014年制定规定就将体育测试成绩与毕业证挂钩,各家高校也绞尽脑汁,尽最大努力把大学生拉回到体育锻炼中来。像“会游泳才能毕业”这样的规定看上去唐突甚至荒唐,其实有着强烈现实针对性,见证着学校方面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的良苦用心。就这一点而言,我们不仅不应该吐槽,甚至应该报之以掌声。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没有青年人的身体健康,就没有国家未来发展的可靠保障。“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这句浓缩了清华大学体育精神的口号,其实早已经成为无数志存高远者的座右铭。对学生个人而言,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不仅仅是“学校规定”“国家期望”,更是自我发展的基石。一个人如果连自我健康都管理不好,如何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如果没有“健康工作50年”的底气、自信,身体健康肯定会成为职业生涯起航的短板。生命是自我的财富,健康是自我的责任。道理其实并不复杂,大学生不可能不懂,关键是付出行动、坚持到底。

  当然,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勃发、个性张扬的时期,体育锻炼项目也不必拘泥于跑步、游泳这样的规定动作。对高校而言,在设定体育成绩硬性指标的同时,也不妨结合学生的意愿与体质状况,设置形式多样的体育课程,以多样化选择应对大学生多样化需求。对学生而言,自己的健康自己应当做主负责,变“要我练”的外在推力为“我要练”的内在动力,培养体育运动兴趣,养成积极锻炼的好习惯。

  “拥有健康并非拥有一切,失去健康就会失去一切”。主动参加体育锻炼,保证身体健康,于情于理都是大学生必须完成好的功课。大学生强健身心、健康生活,对个体发展和国家未来都会是一件幸事。

  【网友热议】

  @四月春光美:在现在的生活状态下,如果没有刚性的要求,学生很难自觉形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为了不让学子成为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这个真可以有。

  @田小典:对于学校来讲,重点应该是为学生创造更多的锻炼机会,提升学生坚持锻炼的意识,让学生能够爱上运动。如此强行规定,反而会让人心生反感。

  @骑车散步:只要这条规定,是学校通过全方位论证确定的,且大部分学生和老师同意,并有相应配套的科学管理制度,那就没有太多反对的必要,用实践说话就好。

  @尾草摇:有的人擅长游泳,有的人擅长篮球,有的人擅长其他体育项目,只要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就行,何必非要在游泳这棵树上吊死?

  【编辑手记】

  学生不重视体育锻炼、体质普遍不高,是当前高校教育面临的一个难题,将体育锻炼纳入必修课,与学生毕业挂钩,用压力来倒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或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虽然测试什么以及如何测试充满争议,但考试毕竟只是手段,不可能把所有项目都列为考试项目,让学生重视体育锻炼、喜欢上体育、通过学习和努力掌握一些运动技能才是目的。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安华祎) 

[责任编辑 李珍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现场】小手拉大手创美丽家园
【现场】 清明节前捏寒燕
远程医疗会诊 足不出户康复治疗
“中国旅游大讲堂”走进内蒙古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我区调研 李纪恒陪同 布小林主持座谈会
• 以幼带长 保护传统文化这样做
• 学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 争做文明交通小使者
• 【现场】烤肉酸奶涮火锅 边逛边吃乳博会
• 【现场】清明寄哀思 大棚菊花派用场
• 艾丽华 张华任自治区副主席
• 包头市土右旗一小区居民楼天然气管道爆炸 李纪恒作出重要批示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专题】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 【专题】2016内蒙古大数据产业推介会
• 【专题】聚焦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
• 【专题】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两会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