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网评   
希望看到更多“剪发副教授”
内蒙古新闻网  17-05-19 10:46 打印本页 来源:石家庄日报 
 

  苦练剪发技艺10年,24岁的重庆姑娘聂凤曾两次代表“国家队”出征有技能界“奥林匹克”之称的世界技能大赛,终成首位获得该大赛美发组冠军的中国人。她也因此在去年被破格提拔为某高级技工学校副教授,并在去年年底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5月18日《南方都市报》)

  一段时间以来,“工匠精神”这个词很热,在人们看来,在这个转型时代,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过程中,强调“工匠精神”意义重大。顾名思义,“工匠精神”是发生在工匠身上的精神,是工匠需要的精神,其主体是工匠,可以说没有工匠也就没有“工匠精神”。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工匠精神”很热,但工匠很冷,体现在现实中,成为工匠大多是人生没有其他可能性的选择,而成为工匠之后也没有太大的前途。

  这位重庆姑娘所在的是技工学校,属于广泛的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中,有一句广泛流传的话,“市长、书记的孩子几乎不上职业院校”,其对应的一点,是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属于最低的,最看不上眼、最不值一提的一类。职业教育的这种地位,显然与时代要求不相符合。何以如此?其对应的一点,那就是在当前的职业体系中,工匠处于十分尴尬的位置。

  工匠职业不热,“工匠精神”难热。如何才能让工匠真正热起来?最重要的就是,让工匠们也能拥有向上流通的渠道,也能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想想过去,为什么人们并不羞于做普通劳动者?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当时做普通劳动者,只要肯努力肯付出,肯学习肯钻研,一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同样不能搞出身论,不能因为一个人身在普通劳动岗位而不给其人生出彩的机会。

  “剪发剪成副教授”正是人生出彩的表现。可在很多单位,很多人只是因为没有高学历,只是因为没有身在高大上的岗位,固然成为了行业的行家里手,成为了单位的顶梁柱,但很难拥有评定职称的机会,很难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这种现象的存在,不利于形成“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的导向,对一个单位的发展也是不利的。如果像“剪发剪成副教授”一样,每个劳动者都能实现人生进位,还怕劳动光荣、创造伟大不能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吗?

[责任编辑 王美花]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作家进校园 分享读书乐
文明出行 关乎你我他
《小兔找太阳》 我们这样讲
【现场】迎端午 亲子乐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内蒙古旅游局副局长郭丽萍因严重违纪被行政撤职
• 布小林主持召开自治区政府常务会议
• 李纪恒对陈巴尔虎旗那吉林场5.17火灾作出批示 全力扑救 尽快灭火 切实防止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发生
• 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96次主任会议
• 呼市一男子点燃柳絮引大火 青城公园约15棵松树被烧毁
• 布小林赴呼伦贝尔市指挥陈巴尔虎旗那吉林场5·17火灾扑救工作
• 陈巴尔虎旗那吉林场发生森林火灾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专题】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 【专题】2016内蒙古大数据产业推介会
• 【专题】聚焦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
• 【专题】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两会
举报指南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