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5月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世界瞩目中圆满落下帷幕。为期两天的高峰论坛收获了丰硕成果,也使国际社会更加广泛地了解了中国的外交理念。目前,国际舆论对于此次论坛揭开的“一带一路”建设新篇章,还在持续热议中。众多驻华使团、国际组织、研究机构就各领域未来的推进合作展开了进一步研讨,共话“一带一路”未来潜力。
5月18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后的第三天,由欧盟驻华代表团协同多家中外机构组办,一场“一带一路”论坛的延伸会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扶贫经验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研讨会聚焦在总结和分享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减贫工作的经验,探讨和商议开展扶贫领域交流与合作的机制。
作为肯尼亚和英国双重外交官和经济学家,汉娜·莱德表示:“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除了是一个大的投资计划外,还是一个大的扶贫计划。因为‘一带一路’沿线的60多个国家44亿人口,一部分是全世界最贫穷、最落后、最封闭的国家和地区,所以‘一带一路’倡议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使‘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和人民能够从经济全球化的边缘地带逐渐进入到全球化的主流地带,从而使这些国家能够摆脱贫困、实现经济增长。这是一项伟大的使命。这其中,有的国家经验丰富,像中国、欧洲,有的国家需要学习和发展,所以根据各自的国情我们可以共同研究,决定政策,有的放矢。而对于这些国家一些失业的年轻人口,在‘一带一路’的发展和精准扶贫过程中,也将产生职业培训、更多就业机会这样一些未来恰当的发展潜力。”
菲律宾国家减贫委员会政策顾问彼得·保罗·兴森在介绍了菲律宾的贫困人口情况之后则表示,菲律宾社会领域的减贫实践和挑战,恰恰是来自菲律宾的经验不足。而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给了菲律宾这样的国家一个好窗口,中国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也是菲律宾值得借鉴的经验。此外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将会为落后地区人民带来就业机会、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除了欧盟代表团关于“精准扶贫”领域的“一带一路”研讨,在清华大学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来自世界各国的智库级专家学者们也在持续分析此次论坛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意义与影响。
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主任Paul Haenle来自美国,他谈到,“美国需要采取策略,通过建设性的方式参与到‘一带一路’倡议中去,避免重蹈其在应对亚投行上的覆辙。美国应当设法与中国及其他国家携手合作,在涉及共同利益的方面积极参与到‘一带一路’中。同时,中国也应当寻求途径就‘一带一路’倡议的目标与美国等发达国家进行更积极有效的接触,从而避免这些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产生负面的误解和恐惧。”
美国洛杉矶港务局贸易服务总监吉姆·麦克莱伦日前表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目的之一是把亚洲、欧洲、非洲等地区更紧密联系在一起,建立多层次、多维度的联系网络,实现相关国家多样化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对美国来说是机遇,洛杉矶港可以成为美国对接“一带一路”的“海上枢纽”。
法新社报道称,近30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参加了一场为期两天、旨在推进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峰会。中国希望借助这项倡议复兴连接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古代贸易线路,为国内经济注入新的活力。这项倡议包括规模庞大的港口、铁路、公路和工业园网络,中国承诺再注入1240亿美元的资金。
对此,卡内基莫斯科中心高级研究员亚历山大·甘布表示, “一带一路”带来的经济成果令人拭目以待。外界一直对“一带一路”热情不减,许多领导人纷纷涌向北京参加象征“一带一路”周年纪念的庆祝活动。他们充分意识到,无论如何,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足迹都在扩大,而他们希望分享中国的经济增长成果。(记者邢斯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