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专题  >  一带一路  >  热评一带一路   
经济日报评论员:用丝路精神共筑开放之路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虽已落幕,丝路精神所彰显的美好未来,正在成为人们心中恒久的向往。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习近平主席的倡导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在人类共同发展的使命感召下,让我们携手同行,以历久弥新的丝路精神共筑平等包容的开放之路。

  当今世界,矛盾重重。经济全球化面临波折与挑战;不断加剧的发展不平衡问题,深深拖累着世界经济前行的脚步;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已成为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习近平主席深入思考世界形势,以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提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积极倡导各国对接彼此政策和发展战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打造甘苦与共、命运相连的发展共同体。

  “一带一路”重大倡议,以开放包容为导向,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和广泛支持。风雨兼程4年间,“一带一路”建设已从倡议变行动,从愿景变现实,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其中。如今,基础设施联通网络已初步成型,沿线产业合作已形成势头,各国政策协调不断加强,民众正在从合作中得到更多实惠。

  面向未来,以亚欧大陆为重点,向所有志同道合朋友开放的“一带一路”建设,将会成为更加开放包容、充满生机的希望之路。它将跨越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文明,欢迎各国结合自身国情,积极发展开放型经济,参与全球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它将致力于拓展更加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平台,帮助各国打破发展瓶颈,缩小发展差距,共享发展成果,不断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迈进。

  开放包容,是古老的丝路精神的核心之一,亦是“一带一路”建设牢牢坚持的重要导向。站在历史新起点上,把“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就是要以开放包容的丝路精神为“钥匙”,逐一打开困扰各国发展的“心结”。通过打造开放型国际合作平台,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同创造有利于开放发展的环境,在全球更大范围内形成整合经济要素和发展资源的合力,促进世界和平安宁和共同发展。

  以丝路精神共筑开放之路,需要各方拿出破茧成蝶的开放勇气,换取自身发展的进步与新生。要本着伙伴精神,牢牢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让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成为共同努力的目标。要以“向外看”的胸怀,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构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经贸投资规则体系,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与此同时,还要着力解决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分配差距等问题,推进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经济日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 李中锋]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作家进校园 分享读书乐
文明出行 关乎你我他
《小兔找太阳》 我们这样讲
【现场】迎端午 亲子乐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内蒙古旅游局副局长郭丽萍因严重违纪被行政撤职
• 布小林主持召开自治区政府常务会议
• 李纪恒对陈巴尔虎旗那吉林场5.17火灾作出批示 全力扑救 尽快灭火 切实防止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发生
• 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96次主任会议
• 呼市一男子点燃柳絮引大火 青城公园约15棵松树被烧毁
• 布小林赴呼伦贝尔市指挥陈巴尔虎旗那吉林场5·17火灾扑救工作
• 陈巴尔虎旗那吉林场发生森林火灾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专题】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 【专题】2016内蒙古大数据产业推介会
• 【专题】聚焦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
• 【专题】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两会
举报指南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