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专题  >  防沙治沙专题  >  动态聚焦   
筑生态屏障 建美丽通辽
内蒙古新闻网  17-06-19 09:58 打印本页 来源:通辽日报 
 
天堂草原。

  美丽富饶的科尔沁草原绿草如茵、花香四溢。奔跑的马群、碧蓝的天空是这片草原上最美的点缀。

  这幅如诗如画的生态美景,是通辽各族干部群众几十年坚持不懈用智慧和双手绘就的亮丽画卷。

  从受风沙侵害到治沙保家园

  历史上的科尔沁草原曾为河川众多、水草丰茂之地。直到上世纪中后期,受历史、人为、自然、气候等因素影响,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境内西辽河、新开河、叫来河相继断流,70多座中小型水库干涸,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草原退化、沙化,沙尘暴肆虐,昔日连绵不绝的苍莾草原,逐渐变成了片片沙海。

  生态的急剧恶化让科尔沁人民饱受风沙之苦。民间对当地一年到头刮不完的风沙有一句形象的概括:“一年刮两次,一次刮半年”。风打沙压,庄稼年年要毁种;沙进人退,生态年年恶化。

  “大的做梁,小的顶墙,牛犊上房”,与风沙斗争了一辈子的市生态建设办公室主任马琢形象地描述着七八十年代的风沙危害景象,“一场大风,一夜工夫,沙子就堆上了房顶,小牛犊顺着沙丘就上了房。”

  “刮起沙尘暴,整个天都成黑的了,一刮就是三四天,等风停了,屋里一层土,屋外几乎都被沙子掩盖。”70岁的郭金山老人回忆起曾经的沙尘暴天气,仍觉得可怕,“人根本不敢出门,眼睛都睁不开……”

  风沙无情地逼进,隐忍退让的科尔沁人民看着滔滔河水变成了干涸的河床,郁郁葱葱的草原变成了贫瘠的土地,内心的悲凉激起了他们向风沙抗战的决心。

  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脆弱的生态环境、贫穷落后的经济形势,全市各族人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义无反顾地向荒沙宣战,掀起了防沙治沙保卫家园的“大会战”。

  奈曼旗的兴隆沼,从字面上理解是水草丰盛的地方,但由于过度开垦破坏,逐步变成了“穷棒子梁”,形成了一道道高大起伏的沙梁,成为鸟兽不落的不毛之地,在近79万亩的土地上除了4棵树外便是无边的流动沙丘。70年代初,在全旗人民饱受风沙侵害之苦时,奈曼旗委原书记舍布扎布在风沙中梗着脖子誓不低头,“治不好荒沙,我死不瞑目”。从此他带领全旗人民深入沙区腹地与风沙奋战,直到他把治理风沙的接力棒交给下一任书记。一任接着一任,一张蓝图一绘到底。如今的兴隆沼再也不是从前的“穷棒子梁”,森林覆被率达到48.8%,控制风沙危害面积76.8万亩,2008年,兴隆沼已建设稳产高产小杂粮生产基地11万亩,人均收入提高20多倍。

  “山多草木稀、沟多田支离、雨急地扒皮、风起沙尘扬”。这是投身库伦旗水利水保事业30多年的李洪源对库伦旗过去水土流失情况的形象描述。千沟万壑、南沟北沙的库伦旗是全国重点水土保持治理区之一。在全旗707万亩土地中,水土流失面积曾高达646万亩,土壤侵蚀模数高达6622吨/平方公里/年,相当于全旗707万亩土地的地表每年下降1厘米厚度。为了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和农牧业发展条件,从1983年开始,全旗18万干部群众义务出工出劳,逐村逐片开展大规模小流域综合治理,筑沟坝、埋沙障、种树苗……当地人把这种全民参与搞生态建设的劳动叫作“大会战”。通过全旗人民30多年不间断地努力,该旗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0多万亩。过去的沙山沟壑变成了绿色的米粮川,粮食亩产平均超过400公斤,比治理前增加了约10倍,全旗粮食总产提升到5亿公斤以上,比治理前增长了500倍。

  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

  “沙害不除,奋斗不止”,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几十年坚持造林绿化、防沙治沙、建设生态,终于让昔日的漫漫黄沙泛起了片片绿洲。

  全国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数据显示,我市通过采取治沙造林、围封禁牧、搬迁转移人口、建设封禁保护区、防止水土流失等措施,全市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减少了583万亩,全市累计完成沙化土地治理面积2000多万亩,全市范围内的科尔沁沙地在全国四大沙地中率先实现了治理速度大于沙化速度的良性逆转,取得了“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远走他乡的农牧民又回来了,沙区的生活节奏变了,生产方式科学了,受到大自然警告的人们更知道珍惜爱护生态环境了。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市依托“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公益林保护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项目,分别组织实施了“收缩转移战略”、“5820”工程、“双百万亩”工程和科尔沁沙地“双千万亩”综合治理工程。通过大工程带动大发展战略,全市累计完成综合防沙治理2000多万亩。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市把生态建设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基础工作来抓,加大防沙治沙力度,加快防沙治沙步伐,2014年启动实施了科尔沁沙地“双千万亩”综合治理工程,三年来,已完成工程建设任务1200万亩,占总任务的60%;实施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规划,建设了罕山、大青沟、乌斯吐、老哈河和乌旦塔拉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境内的4086万亩科尔沁沙地,半数得到有效治理;完成重点区域绿化近100万亩,3000多个村屯、5000多公里重点公路绿化实现全覆盖。截至“十二五”末,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了28%。

  从“防沙治沙”到“沙里淘金”

  沙地绿起来、生态好起来、人民富起来曾是通辽人民的梦想,如今通辽人民将梦想变成了现实。

  走进科尔沁区敖力布皋镇好老营子村美乡葡萄专业合作社,工人们穿梭忙碌于一排排葡萄架之间。市林业局造林治沙科工作人员介绍说,该合作社栽植沙地酿造葡萄面积1100亩,还收购社员栽植的葡萄,进行葡萄榨汁、红酒酿造。合作社以每斤1.7元的价格从社员手中收购葡萄,每亩酿造葡萄产值4000元,加工成葡萄酒后可增值到6万元/亩,现在的葡萄产业已初步形成了“基地+农户+合作社”的经营模式,走上了“产、供、加、销”一条龙的集约化、产业化发展道路,市场前景看好。

  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周边地区沙地葡萄产业得到大力发展。目前,科区敖力布皋镇好老营子、高林屯、乃木格勒、东乜、敖宝营子、达尔罕等15个村已发展酿造葡萄2630亩,带动200多户本村及周边村屯农民种植沙地葡萄。

  防沙治沙,靠沙吃沙。科尔沁人民把沙漠治理与致富联系了起来,把防沙治沙和脱贫致富挂上了钩,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的路子。

  以沙地为资源为依托的木材加工、果品、生物质能源、森林旅游、沙产业等产业不断发展。在企业的带动下,农牧民每年通过销售木材以及加工增值收入达3.5亿元;以科尔沁区的沙地葡萄、开鲁县麦新镇的苹果和锦绣海棠等为主的林果品产业已形成规模,栽植面积达33万亩,年销售果品2.17亿斤,收入达3.2亿元;以自然保护区和国有林场为重点的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年收入达1.2亿元。同时种苗花卉、林粮林药间作、野生动物驯养繁殖、食用菌培育等林下经济得到发展。昔日的“风沙窝”变成了今日的“黄金窝”。

  从人沙斗争到人沙和谐

  人们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尝到了教训,学到了经验,理念、政策和做法也都发生了转变。懂得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对沙也不再是恨得咬牙切齿,而是合理开发利用,变害为宝。

  过去受风沙侵害严重的库伦旗和奈曼旗,现如今都已经成为了沙漠旅游的热点城市。沙漠,成为了当地开发旅游的独特资源。

  库伦旗的银沙湾旅游景区便是人与沙和谐相处的典范。塔敏查干沙漠是东北地区最大的沙漠带,素有“八百里瀚海”之称,在库伦旗境内东西绵延200余华里,面积150万亩。库伦人依托这一资源实施了银沙湾旅游景区开发项目,形成了当地特有的沙漠、水域、草原等自然生态相结合的生态景区。2016年,库伦旗累计接待游客6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5亿元,带动了全旗经济转型。

  几十年的人沙斗争,终于从“沙进人退”到“人沙和谐”,千里草原恢复了它的底色,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新通辽在我们眼前逐渐展现开来。(记者郭晓玲张启民摄)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交通标识点亮黑夜 夜间出行更方便
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数据基地投入运营
剪纸摄影作品展现赛罕区群众美好生活
蒙古娃的草原情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内蒙古各族各界隆重庆祝自治区成立70周年
• 俞正声观看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赞歌》
• 中央代表团向内蒙古赠送习近平总书记题词的贺匾
• 力量,在新征程上汇聚——庆祝自治区成立70周年
• 刘延东率中央代表团二分团赴赤峰慰问各族干部群众
• 孙春兰率中央代表团三分团在乌海看望各族干部群众
• 俞正声慰问内蒙古军区指战员、武警内蒙古总队官兵、武警内蒙古森林总队官兵并会见政法干警代表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宣传云
•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网络主题活动
• 砥砺奋进的五年
• 内蒙古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举报指南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