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经济新闻   
【守望相助七十载 壮美亮丽内蒙古】产业升级转型打造宜居之城
内蒙古新闻网  17-08-11 09:44 打印本页 来源:光明日报  
 

  包头,一座具有传奇色彩的城市。70年前,包头还是黄河边上一个依靠皮毛生意往来的水旱码头。70年弹指一挥间,包头创造了“草原钢城”“稀土之都”的奇迹,成为内蒙古工业的领头羊。

  包头曾是内蒙古工业的“长子”。1955年,包头市被列为国家重点规划的8个城市之一,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中内蒙古的5个全部在包头市,奠定了以钢、煤和机械制造为主的工业城市格局。高速增长30多年后,包头与全国一样,面临着资源和环境带来的压力与挑战。

  包头的历史始于“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包头人从不缺改革的勇气和动力。如今,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老工业城市包头吹响了改革的号角。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生态文明、打造宜居城市,包头再一次走在了内蒙古的前列。

  转型发展钢城多业并举

  包钢是有着辉煌历史的内蒙古工业龙头企业,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在“去产能”“调结构”的形势中,包钢正经历着脱胎换骨的改革。2016年8月31日,包钢炼铁厂2号高炉开始拆除,这是中央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全国钢铁行业拆除的容积最大的高炉。在包钢的努力下,包头累计淘汰过剩炼铁产能193万吨,占全区目标任务的66.3%。

  去产能后,包头把发展的主攻方向聚焦在稀土资源开发和稀土钢等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生产上,实现以稀土为重心的转型升级。依托白云鄂博这一世界最大的稀土矿,包头形成了稀土选矿、冶炼、功能材料、深加工应用产品的完整产业链,成为世界最大的稀土原材料基地。稀土产品被广泛应用于高科技领域,为我国“神舟”系列飞船、“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中国探月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提供了重要元器件,引领着中国乃至世界的稀土行业。

  包头不仅是钢铁、稀土重镇,也是我国军事工业的重要基地。不久前的朱日和沙场点兵,其中的主战坦克、装甲战车等先进军事装备就产自包头。依托军工企业,包头走上了“军民融合”的发展新路径。一机集团军民融合业务今年累计签订合同1.58亿元,以高防护特种车、履带式特种消防装备及配套产品等为代表的产品销售前景稳定;北方重型汽车公司年连续四年成功入围“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榜单,其生产的矿用车出口国外,销量位居世界前列。

  绿色发展重拾“鹿城”之美

  “包头”一词来源于蒙古语“包克图”,意为“有鹿的地方”。过去的包头是重工业主导的“钢城”,如今包头改变发展思路,重拾“鹿城”之美,还城市一片绿水青山。

  “前不见碧水,后不见蓝天”,包头过去工业污染严重。针对污水和废气排放,包头重拳出击,加强了监测和治理,建成污水排放和空气环境质量监测及预报预警系统。作为包头市节能减排重点项目,包钢集团进行了燃煤锅炉改造、烟气净化、锅炉脱硝、废水处理、余热利用及其配套项目建设,提高了工业固体废物和工业污水循环利用水平。在铁腕治污下,包头2016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69天,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超过90%,被评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和国家首批低碳绿色转型试点城市。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鹿城”离不开绿色。近年来,包头深入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大青山绿化、六大区域绿化、围封禁牧、湿地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森林覆盖率达到16.9%,草原植被盖度达到32%。同时,包头加大了白云鄂博铁矿废弃采坑恢复治理力度,建成47万平方米矿山公园,获批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在城市的绿化上,包头的理念是“半城楼房半城绿”,如今已是“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市民无论居住在哪里,5分钟便可走进公园绿地运动休闲。

  产城融合打造宜居城市

  “呦呦鹿鸣”是为了“我有嘉宾”,产业的发展、生态文明的建设,始终要以人为本。包头从未停止过打造宜居城市的努力,人的关怀已经融入了这座城市规划建设的灵魂。

  在包头,北梁曾是贫困和落后的代名词。北梁棚户区是内蒙古乃至全国面积最大的集中连片城市棚户区,90%以上的房屋都是危旧房屋,市政基础设施严重匮乏,居住条件恶劣,时常出现“床头屋漏无干处”的情景。2013年,包头开启了北梁棚户区搬迁改造的浩大工程。历经三年时间,包头全面完成北梁棚户区13万平方公里、4.7万户、400多万平方米房屋的征拆和回迁任务,搬迁居民全部得到妥善安置。自此,北梁棚户区从“忧居”,变“宜居”,棚户区居民住上了新房子、过上了幸福的好日子。同时,一个产城融合、生态宜居并兼具文化底蕴和古城风貌的腾空区正在加紧建设,让棚改群众不仅“安居”,还能“乐业”。

  《草原晨曲》中这样唱道:“我们像双翼的神马,飞驰在草原上。这里从此不荒凉,钢城闪光芒。”70年如同黄河之水,奔流向东,“钢城”在多年砥砺之下,华丽转身,更放异彩。包头这匹背生双翼的天马,踏着改革的时代步伐,飞奔向更美好的未来。 (记者高平 安胜蓝)

[责任编辑 哈丽琴]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交通标识点亮黑夜 夜间出行更方便
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数据基地投入运营
剪纸摄影作品展现赛罕区群众美好生活
蒙古娃的草原情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内蒙古各族各界隆重庆祝自治区成立70周年
• 俞正声观看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赞歌》
• 中央代表团向内蒙古赠送习近平总书记题词的贺匾
• 力量,在新征程上汇聚——庆祝自治区成立70周年
• 刘延东率中央代表团二分团赴赤峰慰问各族干部群众
• 孙春兰率中央代表团三分团在乌海看望各族干部群众
• 俞正声慰问内蒙古军区指战员、武警内蒙古总队官兵、武警内蒙古森林总队官兵并会见政法干警代表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宣传云
•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网络主题活动
• 砥砺奋进的五年
• 内蒙古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举报指南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