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科教文卫   
内蒙古大学考古确认东汉《燕然山铭》摩崖石刻“真身”
内蒙古新闻网  17-08-17 09:27 打印本页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日前,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与蒙古国成吉思汗大学合作实地踏查,辨识出位于蒙古国杭爱山支脉一处摩崖石刻为班固所书《燕然山铭》。

  据史料记载,东汉永元元年(公元89年),车骑将军窦宪北伐匈奴,直至燕然山,获大胜。为纪念这一首要战役,窦宪命随军的班固撰写《燕然山铭》,刻石纪功,此后便有了“勒石燕然”的典故。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朱玉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燕然刻石是史书记载边塞纪功碑最早的源头,此次刻石纪功行为被后世继承,形成了边塞纪功碑的传统。

  据悉,《燕然山铭》一文在《后汉书·窦宪传》中有完整记载。“史料所载《燕然山铭》约300字,而我们从这块刻石上辨识出的220余字与这段史书内容基本一致,所以初步确定这就是《燕然山铭》摩崖石刻。”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主任齐木德道尔吉教授说。

  今年初,蒙古国方面向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传来20多张刻石铭文照片。为了获得更清晰的文字,两国专家组成联合考察组,于7月29日来到刻石所在地实地踏查。“刻石宽1.3米、高约0.94米,岩面很粗糙,像是匆忙而作,岩面尚未做处理,字迹经风化漫漶脱落,很难拓片。”齐木德道尔吉介绍,考察组通过近距离辨认、拍照、触摸等方式,于7月31日早晨成功做出一张较为完整的拓片,最终确定刻石上已被辨识出的220余字与《燕然山铭》内容基本一致。(记者 郝文婷)

[责任编辑 哈丽琴]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交通标识点亮黑夜 夜间出行更方便
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数据基地投入运营
剪纸摄影作品展现赛罕区群众美好生活
蒙古娃的草原情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刘延东率中央代表团二分团赴赤峰慰问各族干部群众
• 孙春兰率中央代表团三分团在乌海看望各族干部群众
• 中央代表团离开内蒙古返回北京
• 张平率中央代表团四分团赴巴彦淖尔慰问各族干部群众
•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政协原主席王凤山接受组织审查
• 俞正声率中央代表团一分团看望慰问兴安盟各族干部群众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宣传云
•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网络主题活动
• 砥砺奋进的五年
• 内蒙古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举报指南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