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专题  >  庆祝自治区成立70年  >  聚焦   
【草原人家·回望70年】乌云其木格一家四代都是巧裁缝
内蒙古新闻网  17-08-28 10:30 打印本页 来源:北方新报 
 
乌云其木格展示女儿的设计图
木希叶乐的第一件作品
乌云其木格设计的蒙古袍
乌云其木格和她的获奖作品

  乌云其木格是正蓝旗一名普通的牧民,也是远近闻名的做蒙古袍的能人,2014年被授予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察哈尔服饰代表性传承人。她与姥姥、妈妈一样,从长辈的针头线脑中学会了缝纫,而女儿木希叶乐也继承了妈妈的技艺,是一个巧手的姑娘,如今是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和很多蒙古族家庭一样,乌云其木格一家四代人在最质朴的生活中传承和发扬着自己民族的文化和技艺,生生不息。

  宫廷服饰的华丽梦想

  8月16日晚,在“情定上都”首届蒙古族婚庆服饰设计制作大赛颁奖晚会上,乌云其木格的作品艳压全场,夺得宫廷组第一名。亲手设计制作一套蒙古族皇家服饰,一直是乌云其木格的梦想。她曾多次到元上都博物馆参观,她觉得繁华鼎盛的蒙元帝国有着绚烂华丽的服饰文化,而博物馆里展示的服饰则有些简陋。听说要举办蒙古族婚庆服饰大赛,乌云其木格觉得这是实现自己夙愿的契机。

  比赛前夕,乌云其木格收集了各种展现蒙元帝国时期皇家生活的图片资料,揣摩那个时期的服饰特点。她用3张卡其色牛皮拼接裁剪成男士长袍,胸前绣龙纹,袖口和下摆分别用深色牛皮装饰,外罩为黑色獭兔皮罩衫,霸气十足。女装则是传统的绣凤纹大红绸缎长袍,雍容华贵。经过一个多月的设计和裁剪制作,作品终于完成了。这两件用料奢华、制作精良、设计独特的作品得到了评委和观众的认可,一举夺魁。

  作为正蓝旗人,能夺得蒙古族婚庆服饰宫廷组第一名,乌云其木格觉得十分自豪。她认为,这个荣耀不仅仅属于她个人,还属于她的家族、她的祖辈中世代传承蒙古族服饰制作技艺的女性,属于正蓝旗那些蒙古族同胞。正蓝旗是蒙元文化的发祥地,公元13世纪中叶,忽必烈在正蓝旗建立元朝的首都——元上都,是当时世界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被喻为“世界的心脏”。忽必烈与美丽的察必皇后就是在金莲川草原定情,留下了一段佳话。元上都这颗“世界的心脏”随后毁于战火。但是生活在这里的蒙古族,依然传承着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世世代代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老一辈传下来的技艺

  8月18日,记者来到乌云其木格的服装店时,她刚从正在装修的新店赶回来。她说她又买了一套300多平方米的商品房,正在装修,过几天就能搬到新店里了。记者看到,旧店里挂满了乌云其木格制作的蒙古袍,五颜六色绚烂精美。乌云其木格说她最喜欢做的是察哈尔部的服饰,简单大气,更能体现正蓝旗人的精神气质。

  乌云其木格1971年出生于正蓝旗上都镇巴音高勒嘎查,从小就喜欢民族服饰的她从10岁开始跟姥姥学习缝纫。那时候,姥姥是草原上远近闻名的“能人”,她制作的便服舒适得体,样式还好看。左邻右舍都喜欢让她帮着做衣服。尤其是有女儿要出嫁的人家,一定会央求姥姥给做一身体面的蒙古袍,让女儿风风光光地出嫁。

  妈妈的手艺也是小有名气,从小穿着妈妈做的衣服长大的乌云其木格,对衣服的裁剪和手工很是挑剔,有一点儿做得不合适的地方乌云其木格就不愿意穿。小时候,妈妈总是抱怨乌云其木格“难伺候”,其实这也包含着一个母亲对女儿的溺爱,和对自己女红的自信。12岁时,乌云其木格给自己做了一身新衣服,从此便开始了她制作服装之路。

  17岁时,舅舅给乌云其木格找了一份在絮片厂做工的机会,正在上高中的乌云其木格辍学走上了工作岗位。在絮片厂一年的工作经历,让她的裁剪技术得到了更专业的锻炼。一年之后,她回到正蓝旗,在旗里找了一份工作,同时自己租了一间20多平方米的平房,利用业余时间开裁缝店给人做衣服。乌云其木格的手艺很快得到了认可,来找她做衣服的人络绎不绝。

  察哈尔服饰传承人

  乌云其木格珍藏着一套深蓝色的蒙古袍,这是母亲结婚时,姥姥给母亲做的结婚礼服,虽然朴素却工艺精良,体现了姥姥高超的手工技艺。这套蒙古袍,仿佛蕴含着姥姥及祖辈那世代传承的生活方式,仿佛蕴含着察哈尔部落千百年来的审美和技艺,因此她十分珍爱。她缝制蒙古袍的理念和手法,也都是从这套蒙古袍里学来的。

  缝制蒙古袍给乌云其木格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善,她从来料加工逐渐转为自己进料制作成衣,其中的利润也变得可观。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做民族服饰的人越来越多。2002年,乌云其木格开办了蒙宇民族服装店。从此,她有了100多平方米的店面,在楼上制作、楼下销售。随着销售量越来越大,乌云其木格还招收了很多学徒,最多的时候她的店里有十几名帮工。到目前为止,她已经培养了70多名徒弟,有七八个人开了自己的服装店。

  在姥姥和妈妈熏陶下,没受过专门缝纫培训的乌云其木格凭借自己的一双巧手和不断的钻研,制作出了很多美观又合体的衣服。她能看着一件衣服甚至一张图片就做出一模一样的,甚至改良成更实用的款式。姥姥和妈妈做了一辈子的衣服,沿袭着祖辈们的手法,做出来的衣服保暖耐穿就好。乌云其木格却想着要让自己的衣服更符合现代社会的审美要求,既要美观又要独特,充满着民族特色。

  自2003年以来,乌云其木格多次参加各类民族服饰大赛并获得殊荣,2014年被授予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察哈尔服饰代表性传承人。意大利著名作家李莎曾到她的店里参观采访,在作品《这些精彩的内蒙古人》一书中介绍了乌云其木格的故事。

  女儿展露设计天赋

  乌云其木格有个幸福的家庭,结婚后不久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三年前又中年得子,有了自己第二个孩子。女儿木希叶乐从小就跟在妈妈身边,耳濡目染也对缝纫很感兴趣。妈妈做的衣服,她也能提出很多修改的意见。

  十几岁时,木希叶乐就能自己缝制背包之类的小物件,到了中学的时候就能给妈妈当帮手了。乌云其木格还给记者展示了一件女儿制作的蒙古袍,言语间满是自豪,“这件乳白色的蒙古袍,腰带被设计成更具时装感的绳子式样,平添了一丝年轻的气息。店里还有木希叶乐的素描本,都是她自己设计的服装。”乌云其木格说。

  去年,木希叶乐考上了呼和浩特市的一所大学,学习服装设计专业。乌云其木格说,女儿的眼界跟自己不一样了,设计的衣服也更符合现代社会的审美。自己没读过多少书,工作中全靠在实践中领悟,而女儿则是另一条成才道路。她希望女儿毕业后能去国外深造,一方面学习更多的知识,开阔视野;另一方面,也能将自己民族的文化和技艺展示给外国的同行。

  可以说,乌云其木格一家四代人都沉浸在缝纫所带来的快乐之中。 文·摄影/记者查 娜

[责任编辑 王美花]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举报指南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