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专题  >  庆祝自治区成立70年  >  聚焦   
【草原人家·回望70年】父艺子承 “钟”情一生
内蒙古新闻网  17-08-16 09:59 打印本页 来源:北方新报 
 
各式各样的钟表
郭志强在维修手表
郭 瑞(资料图片)
郭志强在给钟表上发条
“瑞昌号”已成为老字号

  上世纪70年代,手表、缝纫机、自行车被称为百姓生活高档奢侈的“三大件”。手表,是百姓财富和身份的象征,技艺高超的修表师傅也因此风光无限。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修表这一行当似乎与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在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塞上老街有一家钟表店,8月10日,记者走进这家店,采访了一家两代致力于钟表修理的郭志强师傅,听他讲述老店“瑞昌号”的故事,并在“滴答”“滴答”的钟摆声中感受着他们的幸福生活。

  创办“瑞昌号”

  当日上午,记者来到“瑞昌号”,发旧的木门、陈旧的门牌代表了一个年代的印记。店面不大,只有十几平方米,站上两三人都显得拥挤。店里两张三面罩着玻璃的桌子上摆放着各种钳子、改锥等工具,墙上挂着各式各样的老钟表,有几百个之多,还有部分高的古钟则只能倚墙而立,“滴答”“滴答”声响个不停。

  这里俨然就是一个古旧钟表博物馆,尽管这些钟表已经相当陈旧,但从做工和外形上依然显示了“富贵”之气,令人吃惊的是,这些钟表上了发条后还能准确报时。

  看着记者对这些老物件赞叹不已,郭志强坦言,这些老钟表都是父亲郭瑞钟爱了一生的老物件儿。过去,父亲看见这些老钟表坏了遭人丢弃时非常心疼,于是就拿回来修好后收藏。

  郭志强说,父亲80岁时去世,钟表陪伴了他一生。如果父亲在世的话,一定能讲出很多关于钟表的故事。

  郭志强回忆,父亲出生在一个贫苦人家,小时候因为家里没有钱早早辍学了,那时修表还是令人羡慕的行业,在修表行当学徒管吃,而且能吃饱,于是父亲就跑过去当了学徒。那时学徒非常苦,还得给人家干活,挨骂挨打是常事。那时学徒师傅多数都不怎么教手艺,全凭自己悟,白天父亲略学一些,晚上就偷偷自己研究。

  因为郭瑞吃苦耐劳,勤学苦练,修表技术越来越娴熟,1958年,他在塞上老街开了自己的修理铺“瑞昌号”。上世纪80年代初,旧城改造,铺子原地扩建,建造成了仿明清样式的小楼。上世纪80年代末是修表行业的鼎盛时期,“瑞昌号”有时一天可以挣一两百元。

  从创业到守业

  在郭志强的修表店里,墙上挂着现在市场上早已买不到的各式挂钟、座钟、马蹄表和老式梅花牌手表,就连他的一些修表工具有的也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其中很多工具还是进口的。他说,这些表和工具都是父亲收藏留下来的,很珍贵。

  郭瑞一辈子修理钟表,早已习惯了很多钟一起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他说从钟表的“滴答”声中就能判断“病因”。“很多钟表的声音我从小时候听到现在。”郭志强说。

  在“瑞昌号”修表店鼎盛时,仅旧城那片就有七八十家修理钟表的,而如今整个呼和浩特市也没有几家了。对此,郭志强感慨不已。

  在多年的修表过程中,郭瑞对自己十分严苛,他总是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在精细中力求完美。

  郭瑞在15岁时开始学修表,20多岁开店,并创立“瑞昌号”,一干就是一辈子,直到80岁去世。他在世时,害怕自己钟爱了一生的手艺失传,希望儿子郭志强能子承父业,将这门老手艺传承下去。

  感觉难以言表

  每当回想起父亲漫长的修表岁月,郭志强都酸楚地说:“我手艺是父亲传给我的,父亲做了一辈子好人,这个摊子是他留给我们的唯一财富,我也算是子承父业,虽然没有太多收入,但也得守住这个摊子,不能让它失传。”

  “可能在有些人看来,修表就是拆拆装装,换换零件,其实,修表是一门精湛的手艺活,修理钟表易懂难精。”郭志强说。

  在他20岁时,父亲开始教他修表这门手艺,希望他能子承父业。他说:“学这门手艺最少也得5年才能出徒,就是出徒了也只是略知皮毛。父亲经常说,有了好的手艺,做活儿不要糊弄人,挣钱多少不说,你得对人家负责。”话语间,老顾客赵录走了进来,想让郭志强给看看他的表怎么突然停了。

  接过表后,郭志强安静地坐在操作台前,小心翼翼地将一个个零件拆下来,该清洗的清洗,该检测的检测,逐一排查问题,不大一会儿就将表修好了。

  修表时需要心无旁骛,有时会坐上几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而这枯燥又寂寞的钟表维修就是郭家两代人日复一日的工作。

  今年78岁的赵录说:“以前修表找郭瑞,现在修表找他儿子,他完全继承了他父亲的手艺,一样精细,我一样放心。”和赵录一样,多年来,只要表有问题,倪六斤也会第一个想到“瑞昌号”,他和他的家人都是这里的常客。

  从创业到守业,父艺子承,始终不变的是对修表的执着和钟爱。郭志强说,每天看着这些“古董”,总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感觉,随着时间的流逝,旧式钟表与修理不知道会不会消失,只留在老一代人的记忆里。

  传承美德

  几十年前,普通家庭能有钟表的不多,人们对钟表很重视,修钟表在当时是个吃香的行当。然而,随着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尤其是手机等现代通讯工具的普及,使用和佩戴钟表的人越来越少,钟表修理逐渐走向衰退。

  从最初创业到事业高峰,再到后期生意平淡,60多年间,郭瑞从未涉及其他行业。不仅如此,在儿子郭志强20岁时,父亲就把手艺传给了儿子,今年57岁的儿子继承父业也有30多年的历史了。“瑞昌号”可谓是真正的老字号。

  “你看,这些‘滴答’‘滴答’的挂钟,犹如父亲一样,时刻提醒着、鼓励着我。睹物思人,我有责任把父亲的美德和愿望传承下去。”郭志强说。

  2011年,为了保护原生态的古建筑文化,塞上老街里的建筑基本都被贴上了“呼和浩特市不可移动文物”的标志,郭志强家的老宅也成了其中之一。作为从小到大都生活在这条巷子里的老呼和浩特人,他和父亲见证了这条老街70年间天翻地覆的变化。

  郭志强说,在自己小的时候,这里是一排破破烂烂的小土房,自己和家人就住在这,街上几乎没什么游客,人们在街上摆些小摊位,做做小生意,乱得很。2003年,政府加大了对塞上老街的保护和开发力度,这里由之前的通顺街变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塞上老街,像一些老字号店铺也因此被保存和保护了下来,成为现在热门的旅游景点。文·摄影/记者 刘 睿 实习生 张 祥 宋心玥

[责任编辑 王美花]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举报指南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