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专题报道
10月25日中午,在全世界的瞩目下,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出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迎来了新一届领航者。中国共产党选贤任能制度的优越性也因此进一步凸显。
为政之要,首在用人。一个国家的政治能否凝聚人心、政策能否得到有效执行,关键在于能否找到一把合适的标尺把真正优秀的人才选到重要岗位。从中国的政治实践来看,从先秦的乡里举荐制,到隋唐的科举制,再到新中国成立后提出的干部“四化”方针、好干部“五个标准”,选贤任能一直是人才选拔任用的标尺,是中国政治领导人和各级领导干部产生的重要制度基础,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近百年依然保持蓬勃生机的关键所在。
与西方的选票政治相比,中国的“贤能政治”以“选拔加选举”为特点,也就是要经过初步考察、征求意见、内部评估、小范围投票等程序,来选出政治过硬、能力出色、清正廉洁、民望很高的干部。“辨材须待七年期”,经过这样层层考核选出来的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都具有高度的政治忠诚、坚定的理想信念,都有在中国社会各领域主持工作的丰富阅历与经验,都取得突出政绩赢得了人民的拥护,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领导力量。
中国共产党的选贤任能制度,扎根于儒家源远流长的政治文化传统,离不开中国深刻的国情民情,同时又根据实践不断地发展完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使得选贤任能制度焕发出更大的生机与活力。
2013年6月,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好干部的“五个标准”,分别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2014年1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修订,“五个标准”成为干部选拔任用的根本遵循。值得关注的是,纪检部门的把关职能得到加强,从而有效遏制了干部“带病提拔”现象,进一步凸显了用人的贤能导向。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贯彻新时期好干部标准,从而给选贤任能的用人制度赋予了更多的当代意义。
新一届中共中央委员会和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诞生过程,可以说是中国特色选贤任能用人制度的具体体现。根据公开报道,早在2016年2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便决定成立十九大干部考察领导小组,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组长。从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十九大干部考察领导小组先后组建46个考察组先后分批对31个省区市和124个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金融企业、在京中央企业等单位进行了考察。中央军委也派出10个考察组,对全军29个大单位和军委机关战区级部门进行了考察。据统计,考察组平均每个省谈话1500多人次,不搞“大会海推”,也不搞“划票打勾”,代之以深入的谈话调研,每次谈话作用也不尽相同,有的重在举荐聚焦,有的重在比较遴选,有的重在深入评价,有的重在具体研判。
经过千挑万选、千锤百炼,2017年10月24日,由376名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组成的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由133名中央纪委委员组成的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经选举产生。从新一届“两委”成员的年龄、履历、学历等来看,可以说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值得党和人民信赖。
中国的政治实践充分证明:具有中国特色的选贤任能用人制度是富有成效的,它确保了所选出来的干部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选票服务;确保了所选出来的干部是开拓创新的“实干家”,而不是只凭口舌博取选票的“演说家”;确保了所选出来的干部能真正落实各项方针政策、为人民谋求福利,而不是只开空头支票、无法兑现对选民的承诺。
事实上,中国选贤任能用人制度的优势,正越来越受到全球的认可与借鉴。不少研究中国问题的外国专家认为,中国式贤能政治的竞争性可能超过世界上所有的政治组织,丰富了人类社会选举政治的理论和实践。
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要永葆蓬勃朝气,永远做人民公仆、时代先锋、民族脊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
必将意气风发地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朝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前进。而中国特色的选贤任能用人制度,也将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展现出更大的优势与活力!(盛玉红)
原标题:中国选贤任能用人制度的优势正越来越受到全球认可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