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城事   
内蒙古:409万支付宝用户去年种树7.9万棵
内蒙古新闻网  18-01-05 10:02 打印本页 来源:北方新报 
 

  现在,在广袤的内蒙古草原,人们出门只带手机,扫码、被扫码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从马背到“码”背上,记录了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记者采访蚂蚁金服公关了解到,截至2018年1月2日,内蒙古共有409万人开通支付宝账户,去年累计通过蚂蚁森林种树7.9万棵。

  首府89万人开通支付宝

  你上一次掏钱包是什么时候,一周前?一个月前?1月2日,蚂蚁金服旗下支付宝发布2017年全民账单,立刻引发关注。首府市民纷纷在网上晒出自己的全民账单和关键词,一时间,晒账单成为了市民的潮流。

  1990年出生的云女士就在朋友圈里晒出了她的2017年度账单,账单显示,她在去年的花费达到6位数,位列玉泉区的1032名,超过了全国98.47%的用户。云女士评论说:“支付宝算得挺准。”云女士告诉记者,如果不是支付宝的数据总结,她都不知道自己一年花了多少钱,支付宝不仅帮她统计了一年的花费,还让她回想起一年的消费经过。

  记者采访蚂蚁金服公关了解到,截至1月2日,呼和浩特市、包头市、赤峰市和鄂尔多斯市位列内蒙古支付宝开通用户数的前4位,分别开通用户89万人、58万人、53万人、41万人。在全国开通用户排名中,呼和浩特市位列全国第75位,是我区唯一进入前100名的城市,包头市位列全国124位。

  出境支付笔数增长

  蚂蚁金服公关提供的数据还显示,2017年,内蒙古人使用支付宝的出境游用户比2016年增长了202%,出境支付笔数比2016年增长了324%,内蒙古人最热衷去的三个国家或地区是泰国、香港和日本。

  从城市来看,呼和浩特市出境游支付宝用户数增长了211%,包头市出境游支付宝用户数增长了179%,鄂尔多斯市出境游支付宝用户数增长了150%,都实现了爆炸式的增长。

  在使用城市服务方面,内蒙古支付宝用户最热衷于使用支付宝的车辆违法提醒、公交查询、生活缴费、公积金查询、外地高速违法和更多车主服务。

  通过蚂蚁森林获取绿色能量

  通过行走、乘坐公交出行,减少碳排放,通过移动支付节约纸张,就可以在支付宝蚂蚁森林获取绿色能量,积累17.9千克绿色能量就可以种下一棵梭梭树,积累19.68千克绿色能量就可以种下一棵沙柳,积累146.21千克绿色能量就可以种下一棵樟子松,积累215.68千克绿色能量就可以种下一棵胡杨。这些树可不是虚拟的树,除了梭梭树种在甘肃省以外,沙柳、樟子松和胡杨都被真实地种到了我区的鄂尔多斯市,用于防治沙漠化和水土流失。

  蚂蚁金服数据显示,2017年,内蒙古人累计通过蚂蚁森林种树7.9万棵,其中呼和浩特市人种树2.3万棵,位列全区第一位。此外,通过参加蚂蚁森林提倡的低碳行走、绿色出行、节能减排活动,内蒙古人累计碳减排量达到1.57万吨,相当于省电2534万度。

  晒账单莫忘信息安全

  1月3日,晒账单正热火之际,一则《查看支付宝年度账单前,请先看看这个》的文章很好地蹭到了时下的热点,被广泛转载。按照这个帖子的说法,支付宝用户在晒账单之前,屏幕上会出行一行小字“我同意《芝麻服务协议》”,不但字小,而且帮你选好同意。如果没注意到的话,就会直接同意这个协议,允许支付宝收集你的信息包括第三方保存的信息,这显然是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

  对此,闯祸的蚂蚁金服3日晚间紧急发表声明称:这件事,肯定是错了。事件给大家带来的恐慌和误解,向大家表示深深的歉意。

  声明表示,本来是希望充分尊重用户的知情权,让用户知道,只有在自己同意的情况下,支付宝年度账单才可以展示他的信用免押内容,初衷没错但用错了方式,愚蠢至极。

  对于很多用户担心自己的信息安全和隐私问题,蚂蚁金服强调,这些问题同样是芝麻信用的生命线。用户信息的获取、沉淀、使用和分享,都会在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做到用户知情和同意,做到不过度采集,更绝不会滥用数据。

  年度账单本来就会使用用户已经提交给支付宝的信息,用户要看自己的账单,自然要使用信息,这本无可厚非。但是突然发生的危机也给蚂蚁金服敲响警钟,时刻不能忘记用户的信息安全。(记者 王树天 实习生 周 新)

[责任编辑 哈丽琴]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策马扬鞭踏雪飞
感受冬捕
迎新年 展才艺
欣赏名家书画作品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拥抱新时代 展现新作为 开创新未来——致全区各族人民的新年贺词
• 内蒙古出台方案 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十种表现”
• 内蒙古探明超大型银矿
• 考古专家:托克托县古墓群或为北魏金陵
• 内蒙古首家监委诞生“满月”已立案5件
• 呼鄂铁路开通运营 准格尔旗结束不通旅客列车的历史
• 清晨 一名女性被撞身亡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宣传云
•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网络主题活动
• 砥砺奋进的五年
• 内蒙古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举报指南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