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专题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  内蒙古报道   
【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今年过本命年我们不收礼
 

   刚刚过完元旦,科右中旗巴彦呼舒镇察尔森化嘎查的包云亮迎来了她的37岁“本命年”,然而碰到街坊邻居、亲朋好友,包云亮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年我不过本命年了!”

  以往,察尔森化嘎查农牧民讲究每逢本命年摆酒请客,元旦前后,就到了扎堆办酒席的日子,但是今年年终岁尾嘎查里张罗酒席、邀请亲朋好友的竟然一个都没有。怎么回事?

  “前几天,嘎查把我们20多名37岁和49岁的村民请去开了一个茶话会,为我们过了一次不一样的本命年。”在包云亮家的炕头上,这个快言快语的农家妇女给我们解开了这个谜团。

  “婚丧嫁娶、孩子满月、本命年生日、乔迁新居、学生升学,今天两家摆场子、明天三家办酒席,大家不去还不好意思,去了就要‘随份子’。”包云亮说,按一家最少随上100块钱算,一年下来光随礼就要五六千,名目繁多的礼金让她不堪重负。“有些贫困户一年随礼就要花去全年收入的一半,到种地的时候还要借钱买种子、化肥。为倡导节俭办事,村里开茶话会,号召年轻人带头抵制大操大办的不良风气,我们都叫好响应,这回可以名正言顺的谁请也不去,自己也不用为过这本命年犯愁了。”

  包云亮说,茶话会当天嘎查活动室里其乐融融,嘎查帮扶单位的驻村干部、镇里的领导和嘎查“两委”班子与他们欢聚一堂,村里的“文艺达人”还给他们表演了节目,歌曲舞蹈轮番上演,笑声掌声此起彼伏。

  “茶话会加深了群众对移风易俗的认同,也减轻了人情消费,让大家倍感温暖。”一旁的嘎查第一书记白永军接过话茬告诉我们,茶话会上大家还一起学习了移风易俗倡议书,党员干部带头做到不设宴、不参宴、不收送礼金,推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的文明新风,抵制奢华阔气讲排场。

  “农村面貌日新月异,产业欣欣向荣。但陈规陋习,积重难改。我们提出‘一带两转三改’,即通过党支部带动农牧民,转变思想观念、转变生产方式,进而改变居住环境、改变陈规陋习、改变饮食习惯。这其中‘一带’最为重要,我们通过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以正确导向和行为示范带动广大群众转观念、破旧俗、立新风。”科右中旗委书记白云海说。

  在巴彦高嘎查活动室,10多名农牧民正翻阅书籍,抓学习忙“充电”。那包色吉拉胡笑着告诉我们:“要禁牧了,我们得整明白啥叫舍饲养殖,这几天一直在这里找‘书先生’帮忙呢。”

  在开展农牧民素质提升工程中,科右中旗努力培育新型农牧民,让农牧民的思想发生转变,随着农牧民素质的提升,眼下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开始上手搞养殖、外出务工,寻致富新路子。学习农牧业新成果新技术,尽展农牧民新风貌。

  西日道卜嘎查的文化墙、室外宣传栏、文化活动室和幸福院里,一幅幅和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宣传画、一张张素质提升工程的责任图表,详细阐释着嘎查在开展农牧民素质提升中的做法和经验。

  作为科右中旗30个农牧民素质提升工程示范嘎查之一,西日道卜嘎查短短几年从过去治安案件频发、远近闻名的“上访村”,变为了家家都有小轿车、人人争当文明表率的“先进村”。

  “嘎查乌兰牧骑的队员们正在准备春晚的节目,大家把小品节目与移风易俗结合,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展现出来。”嘎查书记刘海林说,这几年,村民们的钱包渐渐鼓起来了,大家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坚持每年举办嘎查春晚,就是希望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改变农牧民的精神面貌,营造勤劳致富、文明和谐的农村新风尚。

  “农牧民素质提升并非一日之功,我们嘎查还修改村规民约,倡导文明新风,开展主题宣讲、现场培训、文艺演出、评选表彰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以嘎查业余乌兰牧骑等民间自发性艺术组织,教育引导群众,转变过去‘等靠要’思想,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打造乡村美、民风淳、家风正的和谐幸福新农村。”刘海林说。(记者 胡日查 高敏娜)

  【记者手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民是主体。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

  科右中旗在农牧民素质提升工程中,重点抓好农牧民思想素质提升、文明素质提升等六大工程,着力培育新农牧民、倡导新风尚,提振农牧民群众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精气神,引导农牧民群众在“增收入”“富口袋”的同时,同步推进“健精神”“富脑袋”,实现村民精神面貌改善、文明素养提升的“内在美”。

  推动农村风气整体转变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党员干部要带头移风易俗。“一带两转三改”不仅全面提升了农牧民素质和农村牧区社会文明程度,更激发了科右中旗贫困群众的脱贫内生动力,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推动脱贫攻坚再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 魏佩]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策马扬鞭踏雪飞
感受冬捕
迎新年 展才艺
欣赏名家书画作品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拥抱新时代 展现新作为 开创新未来——致全区各族人民的新年贺词
• 内蒙古出台方案 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十种表现”
• 内蒙古探明超大型银矿
• 考古专家:托克托县古墓群或为北魏金陵
• 内蒙古首家监委诞生“满月”已立案5件
• 呼鄂铁路开通运营 准格尔旗结束不通旅客列车的历史
• 清晨 一名女性被撞身亡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宣传云
•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网络主题活动
• 砥砺奋进的五年
• 内蒙古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举报指南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