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域点睛 地方时评 呼和浩特 包头 鄂尔多斯 呼伦贝尔 赤峰 通辽 兴安盟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赤峰新闻   
红山区百姓乐享文化惠民“润物无声”的力量
内蒙古新闻网  18-01-10 21:56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新年伊始,赤峰市红山区群众文化活动好戏连台。在西城街道万达社区,以“共圆中国梦和谐邻里情”为主题的万达社区第二届迎新春党群联谊会正在举行,联谊会的节目精彩纷呈,高潮迭起。高雅华丽的旗袍表演,动感十足的现代舞,深沉内敛的古筝曲,原汁原味的非洲舞蹈,让现场观众大饱眼福。

  “这台晚会是我们社区落实党的十九大有关文化惠民精神的一项具体举措!”万达社区居委会主任黄丽娟说,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什么是精神食粮?对社区来说,一台载歌载舞的晚会,一场品位高雅的展览,都能成为居民的文化大餐,它们都有“润物细无声”的力量。

  万达社区的联谊会,是红山区群众文化活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红山区多措并举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打造文化活动品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挖掘民间传统文化,为群众送上了一道道文化大餐。

  一个月前,红山区职工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展在赤峰美术馆举行,此次展出的106幅获奖作品,体现了工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人生的感悟。依托赤峰美术馆,红山区已成功举办了“老舍博物馆”馆藏专题展、《袖怀大雅—全国书法名家扇面邀请展》等各级各类展览50余场。区里还利用各种节假日举办红山秧歌会、红山地区少儿阅读推广“儿童课本剧比赛”、赤峰“东方快车杯”少儿书画大赛、新春巧对楹联有奖猜谜活动等品牌文化活动。2017年7月,红山区举办首届农民文化旅游节,活动历时38天,共开展农民广场舞大赛、秧歌大赛、农民趣味运动会、电影放映等各类文体活动51场,有2000多农民参与其中。

  崔站芳是红山区红庙子镇聂胡地村农民业余剧团的团长,他每天下午都和同伴在聂胡地社区服务中心4楼排练评剧。“过去没有场地,我们排练只能打游击,现在有了专门的文化活动室,冬暖夏凉,大家都愿意聚在一起排戏了!”2017年,红庙子地区文联成立后,还创办了戏曲社团,有专业老师给剧团的团员们进行指导,现在老崔评剧越唱越好听了。目前,红山区已经建设镇级文化站2个、社区和村级文化活动室58个、文化广场69个、草原书屋27间、配备图书12000册、电脑40台以、锣鼓等文化活动设备280余件,文化活动室“琴、棋、书、画、学”等项目样样俱全,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文化服务。

  红山区还致力保护传承文化遗产,让古老的传统文化以多样的形式活跃在舞台、流传在民间。区里已建设3处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红山剪纸传承基地,把东南营子村设为寿星会、黄箱会传承基地。区里定期开展三道井子村布贴艺术画制作、二道井子村版画课堂、东三眼井的民族剪纸等传统文化培训,“以师带徒”让传统文化后继有人。红山区已在农村打造了14个特色文化展示馆,建立了东三眼井村舞龙队、三眼井村高跷队、聂胡地村评剧团等18支特色文体活动队伍,定期组织开展传统文化展演,给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注入新的活力。(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徐永升)

[责任编辑 王彤]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绿巨人现身首府
安全不放假
雪中童趣
一杯姜茶温暖中国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内蒙古出台方案 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十种表现”
• 喜讯!内蒙古1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内蒙古首家监委诞生“满月”已立案5件
• 内蒙古探明超大型银矿
• 考古专家:托克托县古墓群或为北魏金陵
• 重磅!2018内蒙古经济大势一图看懂!
• 内蒙古连接东北首条高铁进入铺轨阶段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宣传云
•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网络主题活动
• 砥砺奋进的五年
• 内蒙古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举报指南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