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白帆) 1月25日,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活动一行人来到了固阳县下湿壕镇油坊壕村委南壕村,在这里记者见到了依靠自身努力脱贫的高贵,他的励志故事让人印象深刻。
2004年,高贵的妻子做了心脏开胸手术,丧失了劳动能力。祸不单行,2011年,高贵的大儿子因车祸丧生。从那时起,高贵的身体开始不适并在2014年,确诊为股骨头结核病,并造成双腿残疾,靠双拐行走。但高贵并没有被病魔打倒,而是找准门路凭本事和坚定的信念为自己脱贫。
他说,“我身体残了,但脑子不残疾,我还年轻,还可以靠自己脱贫!积极探寻脱贫致富的门路,并根据自身的身体条件,和村里因意外造成脚步残疾的残疾人杨玉共同瞅准了养猪的项目。在村党支部书记张美计和驻村干部吴鹏的帮助下,他们开始发展养殖业。建起了500平方米的种养殖生态大棚,购买母猪6头、肉猪8头。在二人的齐心努力下,现8头肉猪全部出栏,6头母猪将于明年4月份产崽。
不怕穷,不怕苦,一门心思齐致富。另一位贫困户白凤荣也靠捡拾废旧砖石建成创业基地。
“一趟拉400来块,上午一趟、下午一趟,就拉就盖。”白凤荣介绍,用一辆汽油三轮车到固阳县城捡拾棚户区改造拆迁后遗留的旧砖、处搜集废旧的门窗、彩钢板,起早贪黑硬是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捡齐并建成了自己的创业基地。
原来白凤荣和他的妻子一直在外务工,因为没有技术,年纪越来越大,务工的收入已难以维持生计。积极寻找商机,刻苦摆脱贫困,二人瞅准固阳绿色农特产品畅销价高的优势,积极谋划在村内发展养殖业。同时,他们还计划生态养殖,利用养殖黄粉虫解决鸡的饲料问题。正月初四左右,他家的11头母猪将产下第一批猪崽。对于他们来说,这个春节注定是甜蜜的。
当然,这一切的功劳都离不开最初支持他们的人——驻村干部吴鹏。秉承着“扶贫先扶志”的原则,帮助每户农民分析致贫原因,并根据不同类型农户和每户村民的意愿、能力等,制定帮扶措施,建立脱贫档案。
2018年,是辞旧迎新,继往开来的一年,固阳县作为包头市唯一的自治区级贫困县,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426户8753人,2017年县委、政府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年减少贫困人口3267人,超额完成了市委下达的脱贫任务。
随着脱贫工作的不断完善,百姓不仅腰包鼓起来了,精神文明也得到了提高。文化社区长青艺术团和乌兰牧骑的建立正应证了这一点。
艺术团有合唱队、二人台山曲、模特走秀队、健身舞队、秧歌队、二人台小戏、小品、呱嘴……这一系列“接地气”的文艺活动丰富了居民的日常生活,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在今年的文联晚会上,还举办了以“美丽的固阳我的家”为主题的书画、摄影作品展、“莫尼情韵”赵旭方山水作品展和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书画展暨市县两级书画交流活动。组织开展了包头市十旗县区固阳书画联展。组织开展了全市书画义捐义卖活动,固阳县捐献作品20多幅。承办了固阳秦汉长城与北魏怀朔镇学术研讨会。同时,固阳县文联组织书画协会会员连续五年走进各社区,开展“送福进万家”活动。
固阳县扶贫办主任程利翔表示,脱贫攻坚是一块儿“硬骨头”,同时也到了决战决胜的阶段,今后,也将会继续紧紧依靠党,在党的带领下,打好脱贫基础,全面覆盖贫困人员,精准脱贫,带人民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