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专题  >  2018新春走基层  >  走转改故事   
【网络媒体走转改】“离土不离乡”新演绎:四代同堂每天都是团圆日
内蒙古新闻网  18-02-17 23:02 打印本页 来源:新华报业网 
 

  2月16日年初一,江苏省常熟市评弹团青年演员沈喆、王蝉钦从市区出发,驱车近半小时来到碧溪新区聚和佳苑社区二楼百姓书场。下午1点,两人将在这里表演长篇弹词《梅花梦》。这是沈喆、王蝉的新春首演,从当天开始,他们在这里每天都有表演,直到年初十三。

  当天中午12点30分,81岁的退休语文教师季振华已经选好前排位置坐定。从社区公告栏得知过年期间有自己爱听的新春书场,老人特意提前来捧场。作为社区出了名的“评弹迷”,他怕到迟了选不到好位置。

  不出所料,开演前10分钟是入场高峰时段,进来的人只能靠后座。等到评弹开唱,台下已经来了百余人,最后一排都挤着坐满了人。“多数是小市村的老村民,他们爱听会唱。”聚和佳苑社区副书记殷志新告诉记者,聚和佳苑是碧溪新区的动迁安置房小区,目前一区、二区入住2070户、7000多位居民,涉及全镇8个村的村民,其中数小市村的村民最多。

  “以前在村里,村民要么坐在一起‘吹牛’,要么打牌消磨时间。没敢想过,不出乡可以过上比城里人还‘适宜’的生活。”季振华就是小市村13组的村民,也是聚和佳苑第一批入住的居民。但刚开始,老人家心里还是有些担忧。老邻居住得分散了,肯定不习惯、冷清。3年下来,季振华的顾虑彻底打消了,“一方面,社区为我们老人组织的活动很丰富贴心,定期表演的评弹就是我的最爱之一;另一方面,熟识的村民其实都住在一个小区,约好了一起活动热闹得很!”

  生活新变化给季老带来的,还有四代同堂的天伦之乐。儿子、儿媳妇、孙子、孙媳妇、两个小重孙,季老和记者用手指比划,笑着说一个手指都数不完。而一大家子之所以住在一起,不仅因为目前所住的260平米大房子空间足够,重要原因是小辈大学毕业后,不再一窝蜂往市区赶,留在镇上工作的越来越多。“这两年,城里人都来我们镇上买房子,受欢迎着呢!”

  不止现在,早在上世纪80年代“碧溪”就名声在外。在上个世纪改革开放大潮下,碧溪小镇上的农民开创了一种新的生产生活方式。“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亦工又亦农,集体同富裕”的“碧溪之路”享誉全国,成为苏南模式的典型特征、中国农村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典范。根据相关资料记载:“1978年碧溪乡劳动力1/3从农业上转移到社队工业上……到1983年,全乡1.9万多个劳动力中就有1.1万个主要从事工业生产,占劳动力的60%。”

  “离土不离乡”演绎到今年,成就了“季振华们”世代同堂的幸福生活。碧溪新区党工委委员周丽芳对此深有感触,动迁安置小区普遍面临老龄化管理难题,而聚和佳苑老年人虽然也多,但是占比小,因为周围大型外企、民企遍布,年轻一辈在家工作同样有前途。“老百姓生活水平更高了,精神需求也大了。因此这几年我们在高标准配套公共服务硬件的同时,会更加注重文化、精神软服务,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周丽芳说。

  记者在聚和佳苑社区走走停停,切身感受到这里完善的功能配套设施。除了便民超市、医疗保健室、警务室,在公共服务中心和志愿服务中心内,志愿者服务站、党员服务站青少年活动室、老年人棋牌室、老年人休息室、老年人理发室、乒乓室、健身室、舞蹈室、心理咨询室等功能场馆更是一应俱全。此外,碧溪的上鹞灯、土布等8个非遗项目,也在中心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展示和体验。

  在公共服务中心一楼,占地近40平米的24小时图书馆格外显眼,这是常熟乡镇上启动的首家自助图书馆,内藏纸质书刊近4300册,电子期刊200多种,还放置了3台电脑。原溪东村村民邵建明正通过图书馆内的自助借还机系统还书,这个自助图书馆两年前启用后,喜欢看书的他成了这里的常客。“只要拿常熟市民卡,都可以入内借书,和常熟图书馆通借通还,方便得很。”曾担任小学校长的邵建明特意观察过,来这里的多数是年轻人,还有不少“小娃娃”放学后喜欢在这里“泡馆”。据悉,这个安置在动迁小区内的图书馆每年借阅量都保持在2000册左右。(记者陈雨薇)

  

[责任编辑 雒扬]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内蒙古从国外成功引进第二批115只活体驯鹿
国际列车上的年味儿
“年味”伴随着“诗意”——老窑洞里盛开的“窗花”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内蒙古从国外成功引进第二批115只活体驯鹿
• 呼和浩特荣列2017年“中国十大幸福城市”让网友纷纷点赞
• 自治区领导赴基层慰问干部群众
• 涉嫌六宗罪 赛罕区国土分局原副局长云建中受审
• 春节大召文化庙会,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 过年啦!春节实用信息全攻略
• 8条精品旅游线路带你春节期间畅游青城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宣传云
•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网络主题活动
• 砥砺奋进的五年
• 内蒙古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