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专题  >  2018新春走基层  >  行走内蒙古大地   
【新春走基层】过一个丰丰盛盛的幸福年
内蒙古新闻网  18-02-18 00:46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今年,我要轻轻松松、丰丰盛盛地好好过一个幸福年!”眼瞅着春节就到了,刑彩梅这些天每天都早早起来蒸蒸煮煮,为过年做准备。

  “想起那几年,觉得生活彻底没指望了,男人跑了,孩子上学,我每年守着家里那两三亩庄稼地,握着靠种玉米谷子赚来的3000块钱,真觉得活不下去了。”刑彩梅是赤峰市喀喇沁旗锦山镇上湾子村的农民,生活的窘迫,让她看不到一点儿希望。

  2016年初,刑彩梅在贫困识别中被确认为贫困户。不久,她家里来了干部“亲戚”。

  “帮扶干部了解到我家的情况,三天两头往家里跑,给我很多脱贫建议。在他们的鼓励下,去年我借了3万块钱,在自家地上扣了两个冷棚,种硬果番茄。”令刑彩梅没想到的是,这两个冷棚,竟让自己一年赚了4万多,借的钱还上了,剩下的也比往年的收入高出几倍。

  “第一桶金”激活了刑彩梅的致富头脑,也坚定了她的小康信心。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年前她租下别人的地,打算再扣两个棚。“按照去年的价钱,今年我能纯赚8万元。”从没见过这么多钱的刑彩梅笑得很开心。

  在锦山镇,像刑彩梅这样通过自主发展产业脱贫的农民不在少数。数据显示,全镇自主发展产业贫困人口1384人,享受到了968万元的产业发展金。

  “近年来,锦山镇通过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龙头企业带动、产业专业合作社拉动等方式,不断推进产业扶贫发展模式,让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有了更多保障,也推动了扶贫工作由‘输血型’向‘造血型’扶贫的转变。”锦山镇党委副书记郭亚军表示。

  “我才40多岁,幸福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有了自己的产业,苦尽甘来的刑彩梅,腰板挺直了,干劲更足了。(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梁亮)

[责任编辑 雒扬]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内蒙古从国外成功引进第二批115只活体驯鹿
国际列车上的年味儿
“年味”伴随着“诗意”——老窑洞里盛开的“窗花”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内蒙古从国外成功引进第二批115只活体驯鹿
• 呼和浩特荣列2017年“中国十大幸福城市”让网友纷纷点赞
• 自治区领导赴基层慰问干部群众
• 涉嫌六宗罪 赛罕区国土分局原副局长云建中受审
• 春节大召文化庙会,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 过年啦!春节实用信息全攻略
• 8条精品旅游线路带你春节期间畅游青城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宣传云
•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网络主题活动
• 砥砺奋进的五年
• 内蒙古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