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专题  >  2018新春走基层  >  新春走基层   
【新春走基层】指尖酥油花 藏族农民致富花
内蒙古新闻网  18-02-28 15:44 打印本页 来源:光明网 
 

“像汉族百姓贴春联、剪纸一样,藏族百姓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备上酥油花。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短短20来天,销售收入已有5万多元。”西藏自治区级“酥油花”非遗传承人次仁说。

在西藏拉萨市八廓街夏萨苏居委会的一个大院内,次仁和同村11名手工艺人租了一间房作为临时作坊。只见触手即溶的酥油在他们灵巧的手中,不一会儿工夫就被捏塑成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酥油花又称“油塑艺术”,是藏族古老艺术之一,以酥油为材料,捏制成佛像、人物、花卉树木、飞禽走兽等,形态逼真,惟妙惟肖,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和观赏价值。作为供奉品,酥油花在藏区寺庙十分常见。逢年过节,也是藏族百姓采购的“年货”之一。

“酥油塑型要在冰水里完成,温度高了就会融化。”在次仁的作坊里,手工艺人盘腿坐在藏式卡垫上,面前放着一个冰水盆,一天七到八个小时的工作,他们的手被冻得通红通红。望着络绎不绝前来购买酥油花的人们,次仁和他的同伴心里感到温暖、幸福。“我们每年都要来拉萨做酥油花,收入十分可观。”次仁说。

次仁的家乡日喀则仁布县康雄乡是闻名西藏的“酥油花之乡”,已有400多年历史。20年前,世代务农的次仁爱上了制作酥油花。那时,在旁人眼中他“不务正业”。随着西藏经济的发展,政府不仅日益重视对“酥油花”传统艺术的传承、保护,还将之作为一项产业大力扶持。2013年,次仁被西藏自治区政府列为“酥油花”非遗项目传承人,在他的带动下,贡巴能村18户精准扶贫贫困户中,就有13户人家通过制作酥油花走上增收致富路。

30岁出头的巴桑是次仁制作酥油花团队中家境较贫困的一个,一家四口指着5亩多地过日子,一年到头除了吃饱饭,没有任何积蓄。2012年,次仁手把手地教他制作酥油花,当年他就凭着这门手艺增收8000多元。随着巴桑制作酥油花的技艺日渐精进,乡里乡亲和寺庙请他的人越来越多,2016年他终于摘下了“贫困帽”。

酥油花技艺不仅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发展,还成了仁布县重点特色扶贫产业。为此,全县注册了“康雄酥油花”商标,组建了酥油花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每年都定期举办酥油花文化节,并进行酥油花制作技艺比赛,甚至将酥油花制作搬进了课堂。

“酥油花,是开在我们农民心中的幸福花!”曾经的贫困户巴桑说。目前,康雄乡从事酥油花制作的手工艺人达300余人,拉萨市场上酥油花有四成来自仁布县,年产值超过300万元,“康雄乡酥油花制作技艺”已纳入第四批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光明日报记者 尕玛多吉)

[责任编辑 雒扬]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民俗文化闹新春
春节​游园赏美景
春节与中华扶危济困文化
内蒙古呼和浩特:足球伴我度寒假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谢璐,你去哪了?
•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 坚决拥护党中央对杨晶同志严重违纪问题的处理决定
• 失联女孩谢璐遇害 犯罪嫌疑人被刑拘
• 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任命李琪林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 关注失联女孩谢璐:警民联动,全城接力搜寻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发生3.7级地震
• 赤峰市敖汉旗发生3.5级地震
专题推荐
【专题】领航新征程
【专题】治国理政进行时
• 【专题】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
• 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 2018年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