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专题  >  2018新春走基层  >  新春走基层   
【新春走基层】让残疾人也活得出彩
内蒙古新闻网  18-02-28 16:17 打印本页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日前,记者参加了中国残联组织的中央媒体“新春走基层”采访活动,赴河南省驻马店市、兰考县了解残疾人的生活、工作和康复状况,见证了各地在推进贫困残疾人奔小康的进程中出现的新探索、新经验。

  “量身定制”康复

  在驻马店市残联博爱幼儿园,一名8岁脑瘫患儿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多媒体情境互动训练室训练。训练室的墙上,贴满孩子们幼稚的花花绿绿的图画。

  多媒体情境互动教室是通过虚实结合的理念,融合最新多媒体技术为儿童营造出逼真互动的情境,适合肢体协调性差的儿童。

  幼儿园负责人介绍,孩子入园后,有专业的医生团队做诊断、评估,并联合教育部门专家开展阶段评估,根据评估方案及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康复教育计划。幼儿园采取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量身定制”康复方法,提高了康复实效。

  最能提供“量身定制”服务的,当数驻马店市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了。今年53岁,家住驿城区板桥镇的陈玉芝正在试用假肢,她说:“以前的假肢我用了两年。这次我申请了新的假肢,他们的工作人员到我家里量尺寸,一个月的时间就做完了,我再试试,不合适他们再修整。”

  驻马店市残联理事长张银良介绍,中心工作人员对辖区内的残疾人进行了走访,了解他们的需求,为他们发放申请的辅助器具,帮助他们更方便、更自如地生活,让他们活出自己的精彩。

  残疾人托养服务

  在驻马店市开发区安居新村残疾人日间照料中心,记者看到医生正给残疾人患者做艾灸,艾条在燃烧,冒出一缕缕烟雾,旁边还有残疾人做理疗。相邻的房间还有医疗室、娱乐室、休息室、餐厅、厨房等。

  据悉,安居新村目前是驻马店市面积最大、住户最为集中的低收入家庭廉租房社区。环顾左右,照料中心就坐落在居民楼中间。

  重度残疾人罗清枝对记者说:“我因脑出血引起偏瘫,生活不能自理,平日里需要儿子在家照顾。来到日间照料中心后,一日三餐不愁,医生为我制定了康复计划,心情好了,病情也一天天好转。”

  “照看一个人,拖累一群人,致贫一家人”,曾经是重度残疾人家庭的真实写照。照料中心通过对贫困重度残疾人的集中托养,达到“托养一个人,解放一群人,致富一家人”的效果,也让残疾人从自己家里回到社会。

  在上蔡县大路李乡栗庄村的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中心,记者走进护理人员与受托养的贫困重度残疾人合住的房间,屋子里干净整洁,有壁挂电视、卫生间。一月下半月的中原大地,寒意阵阵,但屋里的空调带来暖意。今年62岁的骆荣焕正护理她一级肢残的儿子和62岁的二级肢残人翟荣花。骆荣焕说,这里比她家里时好多了,吃饭有餐厅、看病有医生,既能护理儿子,还能护理别人,每月还可领到2000多元护理费。

  集中托养中心给入住者的生活条件、医疗康复、精神状态带来很大改善,中心按照统一的格局和配置建设,成功解决了农村残疾人看护和经济来源问题,改善了重度残疾人的生活状况,这种集中托养的上蔡模式正在全省推广。河南省残联宣文部部长熊建军说。

  超市使用爱心券

  在兰考县仪封乡爱心超市,记者看到各种生活必需品,棉衣、棉鞋、水瓶、铁锅,甚至书包、牙刷等。特别的是,在物品的价签上——不是标多少元,而是多少分。这个分数,就是村民手上爱心券上标注的面值:一件厚实的女式棉衣,标价50分;一袋洗衣粉,5分;一个洗脸盆,7分。

  爱心超市的负责人介绍到:“仪封乡爱心超市于去年8月1日开始运行,超市物品由政府主导,兰考县爱心捐赠,贫困残疾人免费领取。物品分为残疾人辅助器具、粮油、服装、日用品等。”

  兰考县创新扶贫方式,慰问贫困户不像以前那样送米面油,改送爱心券,让困难群众和残疾人得到他们需要的东西。70分是爱心积分的上限,除了未脱贫兜底贫困户每个月都有30分的“基础分”外,家里卫生保持好的老人、在校品学兼优的学生、踏实肯干勤劳致富的“巧媳妇”等贫困群众,还能获得额外的积分奖励。

  在超市的“爱心墙”上,贴着不少小卡片,上面写着村民想要换到的物品。这些卡片通过超市整合起来,成为精准帮扶的“数据支撑”。

  截至1月19日,兰考已在16个乡镇建立爱心超市30家。“我们将进一步巩固兰考的脱贫成果,确保在奔小康的路上不落一人。”兰考县残联理事长朱家雷说。(记者 陈劲松)

[责任编辑 雒扬]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民俗文化闹新春
春节​游园赏美景
春节与中华扶危济困文化
内蒙古呼和浩特:足球伴我度寒假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谢璐,你去哪了?
•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 坚决拥护党中央对杨晶同志严重违纪问题的处理决定
• 失联女孩谢璐遇害 犯罪嫌疑人被刑拘
• 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任命李琪林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 关注失联女孩谢璐:警民联动,全城接力搜寻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发生3.7级地震
• 赤峰市敖汉旗发生3.5级地震
专题推荐
【专题】领航新征程
【专题】治国理政进行时
• 【专题】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
• 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 2018年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