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城事   
就业还是创业?毕业求职季专家为你支招
内蒙古新闻网  18-03-02 15:47 打印本页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网络配图

  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屡创新高,最近几年,几乎每到毕业季,都会成为大学生口中的“最难就业季”。那么求职难,究竟难在哪呢?今年的招聘与往年有何不同?大学生自身又有哪些感受呢?据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双方需求落差导致求职难

  张亚辉,我区某大学机械制造专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从去年十月就踏上了求职之路,四个多月的时间里,他精心准备,简历投了上百份,但是过程却是有些无奈。

  记者了解到,张亚辉曾担任过学校学生会干部,而且成绩优异。按说这样一个在学校成绩优异、能力突出的大学生,要想找一份工作,其实并不难。但是张亚辉说,尽管招聘会现场有不少工作机会,但是真正适合他的却并不好找。

  张亚辉是赤峰人,要在呼市工作,他还得考虑租房甚至今后的买房。所以工资能否养活自己,对于他来说是首先考虑的问题。在前天的一次校园招聘会上,张亚辉只投了一份简历,是一家大型企业,虽然实习工资没有达到他的预期,但其他条件都让张亚辉很满意。但是对于这家企业来说,张亚辉的机械制造专业却和他们的岗位要求并不很对口。

  面对记者,招聘企业也是满肚子苦水。尽管招聘会人山人海,但是适合他们的人才同样也不好找。不少招聘企业坦言,现在的一些大学生的能力,根本达不到他们的要求。

  一方面是企业求贤若渴,但提供待遇有限,另一方面是求职者能力达不到企业要求,又期待更高条件。双方需求存在的落差,导致了所谓的求职难。

  网络视频招聘带来新气象

  采访中记者发现,除了招聘会,线上线下的联动招聘也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据了解,近年来,不少招聘会和学校都专门为大学毕业季设计招聘信息官方微信平台,大学生可以通过手机进入微信平台,搜索自己心仪的职位,就可以完成简历投递。整个过程只在“指尖上”就可以完成。

  采访中记者发现,由于操作便捷,手机微信投放简历很受准大学生们欢迎。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当下,大学生们不但可以“指尖上”投放简历,在不少学校还可以“指尖上”应聘、面试。随着3G、4G网络的普及,不少用人单位到高校实行网络视频招聘。我市某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说:“网络视频实时招聘,符合现在信息时代的发展,给我们的招聘工作带来了很大便利。”网络视频招聘的出现,不仅给用人单位的招聘工作带来便利,也让大学生们“足不出户”就能应聘。

  就业还是创业?

  和张亚辉不同,今年即将从我区某艺术院校毕业的刘旭升则正忙着和朋友开设计公司的事情。在同学们都忙着找工作的时候,他不慌不忙,只在寻找合适的工作室店面,这是他刚上大学时候的愿望。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受当前各种政策的影响,像刘旭升这样毕业就投身创业的学生正在逐年增多。据了解,近年来,我市大力扶持创新创业,充分发挥首府优势,整合利用各类创新资源,激发创新活力,建设了一批原创型、突破型的实验室和科创中心,打造了一批引领型、示范性的创新企业和产业园区,建设各类就业创业基地和孵化器43个。但同时,我市某孵化平台负责人也向记者坦言,大学生的创业项目能够在社会中继续下去的也不占多数,“10%—20%左右,不会特别高,在社会上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学生在竞争方面还是没有那么强的意识。”

  创业之路艰辛不少,就业之路也不算平坦。在记者的采访中,许多大学生都表达了自己的难处,“作为一名大学生,确实认为现在就业特别困难,找到一份让自己满意的工作都非常不容易。”“就业难的问题,这是难在心上,难在观念上,难在我们思维方式和就业意识上。”

  转变观念,提升能力

  与一般招聘会上用人单位坐等求职者上前询问的场面不同,在我市大学城的部分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们所学专业大多符合市场需求,动手能力强,成为企业争抢的对象。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学生处一位负责就业的老师说:“我们现在不求量,重点是在质上面。我们学校的学生要找一份工作不难,我们现在重点就在于想让他这份工作专业对口。”

  “对于大学生们来说,其实是就业不难而择业难。”一位我区某高校负责学生就业的老师向记者坦言,“学校应该及时评估专业、更新教学内容、重视专业技能培养和能力塑造,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经济与法学院院长嘎日迪则认为,面对多元化的选择,以及新兴行业如现代服务业的兴起,初次就业特别是应届毕业生们的就业观念也需要与时俱进,甩掉浮躁心态,从基层做起、不怕困难、不怕吃苦,才能夯实职业发展的基础,真正让自己的“含金量”越来越足,才利于将来的发展。(记者刘军)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民俗文化闹新春
春节​游园赏美景
春节与中华扶危济困文化
内蒙古呼和浩特:足球伴我度寒假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内蒙古旗下营镇养羊户35只羊被不明动物咬死
• 谢璐,你去哪了?
•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 坚决拥护党中央对杨晶同志严重违纪问题的处理决定
• 失联女孩谢璐遇害 犯罪嫌疑人被刑拘
• 利剑再出鞘!十届自治区党委第三轮巡视工作启动
• 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任命李琪林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 十届自治区党委第三轮巡视将对28个党组织开展巡视
专题推荐
【专题】领航新征程
【专题】治国理政进行时
• 【专题】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
• 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 2018年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