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专题  >  2018全国两会  >  头条   
@所有党员干部 习近平“两会时间”提了这些要求
内蒙古新闻网  18-03-11 20:55 打印本页 来源:CCTV 
 

  央视网消息:人勤春来早,奋斗正当时。3月伊始,中国进入“两会”时间。十八大以来,每年两会,习近平总书记都与代表委员们相聚一起,共商国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厦需要四梁八柱来支撑,党是贯穿其中的总的骨架,党中央是顶梁柱。”3月10日上午,习近平来到重庆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了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十八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建设,确保党走在时代前列,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旨在带领亿万人民向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阔步前行。

  下一步对如何加强党建工作,党员干部又该如何做?习近平提出了这些具体要求。

  夯实基层治理

   ——加强基层治理需要千千万万“老马同志”

  走进重庆代表团审议现场,来自江北区观音桥街道办事处的马善祥代表,讲述了自己多年来从事基层工作的心得体会。

  街道办事处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习近平在认真听取其发言后强调,上面千条线、下边一根针,必须夯实基层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需要千千万万像老马同志这样的基层干部,发挥共产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对于一个拥有45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和89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而言,强基固本至关重要。

  短短六天内,习近平四次到地方代表团参加审议工作,在高密度的日程安排下,其中三次参加地方代表团审议工作时,针对基层党建工作的安排进行部署,从地位作用到功能定位,从目标要求到工作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回答了基层党建抓什么、如何抓等问题,为新时代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

  ——加快社会治理,把基层治理同基层党建相结合起来。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要求,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把基层治理同基层党建结合起来,加快形成社会治理“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局面。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大力推动乡村组织振兴。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强调,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牢固基层,夯实基层。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强调,要有千千万万优秀基层骨干,结合实际情况落实好各项工作。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抓基层、打基础应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

  肩扛千斤,谓之责;背负万石,谓之任。基层党员干部长期身处一线,直面群众问题,位子不高但是责任很大。他们是落实国家政策工作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环,因此,要牢牢树立好党在基层“形象代言人”的身份。

  抓住“关键少数”

   ——注重破立并举各级领导干部形成“头雁效应”

  抓“牛鼻子”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重要方法论。习近平认为,各项工作要抓出成效,就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既要抓责任,也是要形成示范。作为党的高级干部,党员干部都要从他们这里看信号,以他们为标尺,形成“头雁效应”。

  此次,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具体要求。

  ——领导干部首先要修好“大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守公德,严私德,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防止“枕边风”成为贪腐的导火索,防止子女打着自己的旗号非法牟利,防止身边人把自己“拉下水”。

  ——党政领导干部都应该成为复合型干部。不管在什么岗位工作都要具备基本的知识体系,法律就是其中基本组成部分,对各方面基础性知识,大家都得掌握、不可偏废,在此基础上做到术业有专攻。干部培训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进行改革。

  ——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要既讲法治又讲德治,重视发挥道德教化作用,树立良好道德风尚,防止封建腐朽道德文化沉渣泛起。

  ——要加强教育引导,注重破立并举,抓住“关键少数”,推动各级领导干部自觉担当领导责任和示范责任,把自己摆进去、把思想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形成“头雁效应”。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扎实推进党的各项工作建设;全党自觉看齐、对标,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高度使命感与责任担当作好新时代的“答卷人”。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要多积尺寸之功时刻保持人民公仆本色

  “我们追求的一个是人民群众的好口碑,一个是历史沉淀之后的真正的评价。”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通过积极作为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政绩,是我们党对领导干部的一贯要求。

  具体来讲,党员干部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政绩观?应该追求什么样的政绩?又该怎样取得政绩?习近平在三次参加地方代表团审议时,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树立什么样的政绩观

  “功成不必在我”,习近平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既要做那些显绩的工作,也要做那些潜绩的工作。既要做那些立竿见影的工作,也要做那些为后人做铺垫的、打基础的工作。在这个方面就不计较个人的功名、功成名就,我们追求的一个是人民群众的好口碑,一个是历史沉淀之后的真正的评价。

  ——建立政绩从哪里下功夫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古已有之的为官之道。习近平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这样说,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为群众排忧解难。

  ——党员干部应该怎么做

  习近平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多积尺寸之功。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时刻保持人民公仆本色。要慎独慎初慎微慎欲,要管好自己的生活圈、交往圈、娱乐圈,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更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增强拒腐防变的免疫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子帅以正。群众眼中的一件件“小事”,都是习近平心中的一桩桩大事。习近平常常说“我是人民的勤务员”,六年来,他用脚步丈量着祖国的山山水水,足迹遍布32个省级行政区域,深入基层调研50多次,到过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广大城乡。

  正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率先垂范的鲜明导向,为全党树立了作风建设的新标杆,在全党产生了重大示范效应,极大振奋了党心民心。

  近年来,习近平多次对党员干部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为优秀党员干部点赞: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黄大年,7年间曾3次累倒在工作岗位上,带领400多名科学家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为我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多项技术空白,只为实现“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报国之志;“太行新愚公”李保国35年如一日,奔波山区,播下漫山遍野科技兴农的种子,帮助10多万山区群众脱贫致富,是党员干部对百姓的一份责任担当。

  步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共产党一定永葆蓬勃朝气,永远做人民公仆、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当仁不让地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文/田宏)

[责任编辑 胡浩]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民俗文化闹新春
春节​游园赏美景
春节与中华扶危济困文化
内蒙古呼和浩特:足球伴我度寒假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李纪恒主持召开自治区党委常委会扩大会议
• 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李纪恒主持会议并发言 布小林参加审议 韩长赋到会听取意见
• 内蒙古代表团对外开放全体会议吸引百余名中外记者——亮丽内蒙古演绎精彩故事
• 习近平到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
• 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殷殷嘱托转化为建设亮丽内蒙古的生动实践
• 《奋斗2018》②:内蒙古•精神【和】
• [视频]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扎实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脱贫攻坚
专题推荐
【专题】领航新征程
【专题】治国理政进行时
• 【专题】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
• 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 2018年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