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民遗址——尘封千年的史前秘密
内蒙古新闻网  18-06-13 23:53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那么这场灾难是地震?是洪水?是战争?还是瘟疫?

  研究表明,如果是战争,势必会有大量的人骨创伤,如砍痕、断痕、裂痕等,但哈民人骨的骨骼上并没有发现明显创伤,也没有发现疾病导致的骨骼异常,这就排除了战争杀戮造成的死亡和疾病造成的正常死亡。而哈民遗址地处比较平坦的沙坡地,气候相对干旱,发生大地震、大洪水等毁灭性自然灾害的可能性不大,历史上也从未有过此类记载。

  排除这几种可能性,那么造成哈民人大批死亡的原因,最有可能的就是瘟疫了。5000多年前,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抵御各类灾害的能力非常有限,一场可怕的瘟疫就可能给他们带来灭顶之灾。通过死亡年龄结构的分析,哈民的幼儿和少年个体死亡率分别为12.5%和11.5%,是灾难来临时的主要受难群体,这在一定程度上似乎可以说明,由于未成年人自身免疫力较低,更容易受到传染病或瘟疫的侵害,也进一步证明哈民人极可能是由于瘟疫而惨遭灭顶之灾。

  97具白骨又为何会在同一个房间?对此,也有很多猜测和说法。瘟疫来势汹汹,哈民先民有可能发现了疾病的传染性和可怖,将染病的人聚集在此进行隔离,但又由于找不到治疗方法,这些隔离病人最终死亡于此;也有可能是病死的人一个接一个,来不及进行墓葬,只好将他们的尸体集中堆放于此,化成白骨……

  一切皆有可能,迷雾并没有完全散去,随着考古研究的继续深入,极有可能还会有新的发现。

  了解史前文明的重要窗口

  哈民忙哈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的发现和发掘,翻开了科尔沁地区已经尘封了5000多年、真实生动的历史画面。为了加强对哈民考古遗址的保护和利用,将这一弥足珍贵、千载难逢的史前文化遗址和科尔沁历史文化根脉保护下来,自治区、通辽市两级文物保护部门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建设了集遗址保护、文物展示、考古体验、文化旅游、生态保护“五位一体”的哈民考古遗址公园。

  内蒙古哈民考古遗址公园于2016年8月19日正式开园,总面积约25万平方米,是迄今为止内蒙古及东北地区发掘面积最大的一处保存比较完整的大型史前村落遗址。其中,遗址保护区以哈民遗址保护展示馆为主体,在这里,可以近距离参观5000多年前的几十座房址遗址、房屋结构,甚至还可以看到累累尸骨;文物陈列区则以科尔沁史前文化博物馆为主体,内设哈民遗址出土文物展,展示了大批哈民遗址出土的各类文物。

  2016年,哈民考古遗址被自治区文物局评为“第五批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自治区首批十大考古遗址公园”,成为人们了解中国东北地区和科尔沁史前文明的重要窗口、研究史前文化的重要基地、文化旅游的重要载体。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王开 张彦钦 荣松如 郭洪申 李文明 见习记者 李存霞)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责任编辑: 吴钰]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