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道路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东河区真金白银支持民营企业
内蒙古新闻网  19-01-29 10:38  【打印本页】  来源:包头日报

  去年以来,包头市东河区出台多项利好政策,“真金白银”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让民企发展呈现蓬勃发展良好势头。

  落实政策

   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2018年通过电力多边交易节约了用电成本。没有政府给我们的支持,企业生存、发展是很困难的。”包头丰川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生文说。

  东河区充分利用国家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的资金兜底政策,有效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依托《自治区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18-2020)》《自治区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包头市稀土产业十条、科技创新十条、人才工作十条等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政策的相继出台实施,积极对接自治区、包头市相关部门,摸清政策落实、扶持条件等要素,迅速与现有工业企业,在谈和新落地项目紧密对接,从减轻企业税费、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科技创新、优惠电价、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民营企业多角度、多层次的大力支持,助力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做优。

  目前,东河区已根据《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主体准入和管理办法》《包头市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意见》等政策,通过电力综合扶持等措施,帮助包铝、丰川电子等9户工业企业进入自治区电力多边交易平台,累计为企业节约用电成本8.38亿元。

  化解难题

   助力企业稳健发展

  “扶持企业发展,东河区多方面为我们想办法。有了资金的支持,我们就更有信心、更有干劲把企业做大做强。”盛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董艳宾说。

  融资难、融资贵,是民营企业家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也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东河区认真贯彻落实金融财税政策“红利”,加大对民营经济的金融扶持,让民营企业在东河区发展的新征程上大显身手、大有作为。通过不懈努力,盛泰铝轮毂、鹿王羊绒、云谷电力3户企业获批649万元自治区(第一批)重点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冠通管业、天成铝业等企业获得1180万元“助保金”贷款,凯普松电子等9户企业已申请8100万元的“助保金”贷款;正北食品等企业入围“军民融合成果展”,11户企业加入“包头市企地融合产品购销平台”,一系列有利之举为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拓宽渠道。

  与此同时,东河区还加快搭建非公企业融资对接平台,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非公企业融资需求特点,采取不同信贷模式,为企业“量身定制”融资、结算等综合性金融服务。对产品有前景、有市场,暂时遇到流动性困难的企业,帮助企业与金融机构沟通对接,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全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强化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服务,扩大“助保金贷款”覆盖面,用活“聚诚担保”及供应链金融合作方式,设立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基金,更好满足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优化服务

   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扶持民营企业发展,东河区不遗余力,多方行动。

  优环境。东河区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动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办理,审批要件数量在以往精简的基础上再精简;成立铝业园区、双创示范基地审批异地受理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次办结,群众、企业办事更加便利。实行县级领导包联企业、项目制度,推动成立企业联合会和建材、铝加工等行业协会,组建工业、商贸业政府经济顾问组,畅通政府与企业的沟通联系,及时根据企业所需帮助解决相关问题,助力各类企业做大做强。2018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5522户。

  送服务。东河区通过实地走访,加强摸底调查,充分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动态,集中梳理并协调解决企业生产及发展存在的问题,常态化服务企业。组织相关部门、企业走出去学习,借鉴区外优秀企业及地区民营企业发展先进经验,推动非公经济提质增效。主动加强与国家、自治区、市级有关部门联系沟通,及时掌握上级部门的投资导向和投资重点,早准备、早动手、早争取。同时,从管理团队培训和输入上给予企业支持,建立双创中心,把一些专门培育专业运营团队及咨询公司引进来,帮助中小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发展。

  截至2018年前三季度,东河区民营经济占GDP比重稳步提高。民营经济增加值所占东河区GDP比重为74%;税收贡献比重大。民营企业累计入库税收收入10.52亿元,税收占比达56.46%;从业人员稳步增加。民营企业达34856家,新增就业10581人。(特约记者 王琪)


[责任编辑: 萨其拉图]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