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考生通过考试,将收取每人25万元(人民币,下同)至35万元不等的费用。”
5日,正值中国传统春节假期,内蒙古首例组织公务员考试作弊案被公布,负责侦办该案的阿拉善盟公安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张钊披露该案件的部分细节,这个案件发生于将近两年前。
2017年4月22日,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考试在当地12个盟市同时进行。上午10时许,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某考场内,监考老师发现考生白某利用无线电设备作弊,随即将其带离考场并向驻场民警报告。办案民警以此为线索进行细致摸排,发现白某背后有一个使用高科技作弊器材组织考试作弊的严密团伙。
公开材料显示,作为内蒙古首例组织公务员考试作弊案,该案涉及考生100余人,历经7个多月完成取证。公安部与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均将此案列为挂牌督办案件。2017年12月时,涉案的10余名犯罪嫌疑人已被移送审查起诉。2018年底案件二审宣判,邰某某等8人被以组织考试作弊罪分别判处刑期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金额不等的罚金。
经查,该团伙组织者为韩某某,成员年纪都不大且学历较高。团伙成员分工明确,且各环节的犯罪嫌疑人只与韩某某联系,互相之间不联系。因团伙在组织考试作弊活动后故意隐匿,毁灭了大量证据,也给侦破工作加大难度。
该团伙主要在公务员培训机构中寻找有作弊意向的考生。谈妥之后,在考试前向每名考生收取几千元至上万元不等的费用。一旦考生通过考试,后续还将收取每人25万元至35万元不等的费用。
团伙成员通过网络社交平台购买考试中使用的作弊器材,于开考前一天将外观形似橡皮的小巧接收器发放给考生,并将无线信号发射器放置在各考场附近。开考后,有专人向考场外传输试题并在场外答题,然后再将答案编辑成短信并通过无线发射器群发答案。团伙明确告知考生,开考40分钟后即可打开作弊器接收答案。(奥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