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梅刚)“利民之源”高耸云端,保障125户乡亲饮水;1.6公里砂石路,解决农畜外运难题;垃圾兑换站,保护环境有钱花……
2月19日,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乌兰镇包日塔拉嘎查垃圾兑换中心,李国英手拿兑换券向村民介绍垃圾回收价格:“100个烟头1元钱、1公斤废旧药品1元、1公斤饮料瓶2.5元……垃圾兑换成消费券,可以到超市购买生活用品。”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记者很难将烟头和生活用品联系到一起,这个垃圾兑换中心的引进人就是李国英,驻村前是鄂尔多斯市委宣传部工作人员,2018年3月派驻鄂托克旗乌兰镇包日塔拉嘎查任驻村第一书记。到任后,李国英主动协调中华联合保险公司,投资2.8万元建成垃圾兑换中心,鼓励村民对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垃圾主动收集、自主分类、绿色兑换,探索实行“绿色积分制”,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牧民自觉改善嘎查居住环境卫生,增强农牧民垃圾分类、爱护家园的生态环保意识。
这家面积不足50平米的垃圾兑换中心,分门别类放置着几个不同颜色的垃圾回收箱,墙上张贴着回收垃圾的价格和兑换方式,村民把捡来的烟头、废纸、塑料瓶等兑换成消费券后可在超市消费。这种垃圾有偿回收模式,使嘎查街道干净整洁,村民人人参与环保行动。
包日塔拉嘎查位于鄂托克旗南部,总人口234户,每到农忙时节,地里庄稼灌溉,用水量大,影响人畜饮水。李国英走访了解该情况后,协调帮扶企业内蒙古利民煤焦公司,建成蓄水量达50吨的“利民之源”水塔,保障了嘎查125户农牧民长期安全健康饮水。
此外,还为村民们修筑了一条长1.6公里的砂石路,解决了村民农畜外运的难题,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李国英还争取到7.8万元建成了包日塔拉嘎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为乡村增添了浓郁韵味,文明新风尚扑面而来。
自担任第一书记以来,李国英深入田间地头、庭院牧野了解村情村貌,积极推进乡村文化旅游业发展,打造农牧家乐、观光采摘、水产养殖等特色旅游项目,构建“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乡村度假旅游产品体系,带领嘎查农牧民致富奔小康。目前,有5户农牧民开了农牧家乐,2户村民搞起了运输……全嘎查村民的干劲被调动起来。
去年8月,李国英和驻村工作队队员研究制定了《包日塔拉嘎查2018—2020年发展规划》,制定符合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文化旅游发展、绿色食品发展的详细规划,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促进种养循环、绿色发展,做大做强现代化畜牧业,积极培育养殖大户、家庭牧场、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完善产业利益联结机制,深入推动乡村振兴,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努力提升农牧民幸福指数。
如今的包日塔拉嘎查发生着翻天覆地变化,栋栋新房漂亮整齐,村集体经济硕果累累,农牧民收入翻翻,成为鄂托克旗发展最快的嘎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