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一个钱币收藏家的“博物馆梦”
内蒙古新闻网  19-02-24 19:23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梅刚)2月23日,鄂尔多斯市鄂托克钱币博物馆内,王吉祥正在向观众讲解中国货币史,这座340平米的博物馆里陈列着中国4000年历朝历代货币。从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钱币到民国至新中国钱币4个展区组成的博物馆,其中不乏有大量珍稀品,数量之多,品种之丰富,令人震撼。

  展厅里还陈列着大量先秦货币,形制各异古钱币,让观众们眼花瞭乱,目不暇接。其中不乏有金、银、铜、铁、铅、陶、石、象牙、鎏金、错金、天然贝材质的钱币,堪称是一部中国货币、文字、冶金史。

  在王吉祥的讲述中,记者感受到了他的专业和对于钱币收藏的情感。谈及第一个钱币的收藏故事,那是80年代初,由于工作的原因王吉祥经常下乡,偶然在一个废品站看到了一枚古钱币,几经讨价最终得手。回家后王吉祥查阅了大量资料,最终确认是北宋皇帝宋徽宗的亲笔御书钱币。

  对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趣,激发了王吉祥对古钱币的酷爱,从此,他开始了近半个世纪的收藏生涯。2018年,鄂托克旗政府筹建了钱币博物馆。王吉祥这笔宝贵的钱币文化遗产终于有了归宿,圆了他的博物馆梦,实现了多年的夙愿。

  “在钱币收藏上倾注了40多年心血,将这些藏品展示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钱币文化。”除了完成自己的心愿,王吉祥也希望对钱币收藏作一个阶段性总结,将一生热爱的钱币文化传承下去。

  “钱币伴随着中国文化走过了4000多年,是贯穿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物件,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它记录着各个朝代、各个时期的发展和变迁,看其中的文字讲解,相当读一部中国史。”

  该博物馆免费对市民开放以来,在展览的同时,博物馆还与相关机构开展了钱币文化学术交流活动,全景式展现中国钱币文化,为研究中国文字演变史、中国货币史、中国冶金史,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文献和实物资料。


[责任编辑: 张莉 ]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