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晨醒来后,张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上的光伏扶贫电站APP,查看头一天的发电量,这是自去年10月10日电站投产运行以来,他坚持至今的一个习惯。
他说:“这是我筹集80多万元资金,用半年时间跑下来的项目,就像我的孩子一样,咋能不关注。”
其实,张俊关注的远远不止这些。
2014年4月,身为包头市金融办办公室主任的他,被推选到固阳县下湿壕镇电报局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
上任后,他通过调研得知,这里人均耕地少,水资源匮乏,村民只能靠天吃饭。
于是,他四处筹集帮扶资金80.5万元,打了3眼机井,并获得了免费水利配套,使2000亩旱地变成了集中连片的水浇地,受益人口724人,年人均收益500元。紧接着,又对西卜子、薛家渠等4个自然村的500亩土地进行节水灌溉工程改造,525人受益,年人均收益1000元。
土地缺水的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但全村1028个常住人口中,90%以上是老弱病残的人,且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是有名的“老年村”,让这些人来种地,显然力不从心。
那么,谁来种呢?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要想使农民摆脱贫困,土地必须流转。”张俊坚定地认为。
他和村委会的班子成员经过筹划运作,很快成立了“祥云雨”和“田园鸿”2家农业合作社,使2000亩水地得到了流转,每亩流转费260元,村民年人均收入3000多元。
村民郭成旺说:“过去种一亩地也就收入三四十元,现在什么也不用干,每亩就给260元,真是做梦也想不到,这样的好买卖能轮到我们头上。”
土地流转到合作社,合作社又聘村民回来种地,村民双重受益。温德金老人说:“我的身体还可以,闲在家里没事干,就出来给合作社打工,一天能挣120块钱呢。”
土地流转不仅使土地增值,也解放了生产力,更激活了广大村民脱贫致富的动力。
村民杜胜的“羊队伍”已经发展到80多只,年收入4万多元。指着刚刚出生的3只活蹦乱跳的小羊羔,他高兴地说:“去年,通过张书记的帮忙,给我家十几只羊免费移植了‘澳洲白’肉羊胚胎,今年的利润更大了。”
71岁的吕兰柱前年种植黄芪6亩,收入2万多元;去年又种了10亩,预计收入5万元。他说:“我现在彻底脱贫了,再也不用靠政府救济了,心里更舒坦了。”
土地流转的循环效应让村民们得到了实惠,但是,要想彻底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没有产业支撑是很难提升发展质量的,这是第一书记张俊驻村后不久就摸出的思路。
可是,这里没资源、没资金、没技术、没人才,想发展产业,谈何容易?
电报局村属于典型的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光能资源丰富,年日照总时数为3130小时。
“这么好的天然资源咋能不利用?”张俊查到这些信息后,兴奋得一夜未眠。
他筹资金,跑批复,终于使这一项目落地生根。现在,这座光伏扶贫发电站平均每天发电600度,以每度电0.46元的价格卖给当地一家工矿企业,一年可稳定收入10万元。
光伏发电既克服了劳动力不足,又使集体经济获得收益,仅仅这笔收益,每个贫困户每年就可获得1500元。
任第一书记的这几年时间里,张俊和他的4名驻村工作队员走遍了村里的每一个角落,可每每看到一座座由铁矿废石堆积成的“小山”,他们心里总犯嘀咕,这些废料既影响环境,又占用土地资源,如果能把它利用起来,变废为宝,这可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啊。
2018年11月28日,张俊拿着由自己撰写的《铁矿尾矿废石综合利用项目合作意向书》来到了铁矿石生产企业——固阳县泰恒商贸公司进行洽谈,很快就达成了合作意向。今年1月27日,又引进北京瑞图生态公司,达成了三方合作协议。
张俊说,今年这个春节,是他最忙碌的一个春节,每天不是电话商谈,就是琢磨细节,撰写合同。
大年初九上午,在大英图自然村的连体窑洞旁,张俊正在和村两委的干部们商讨着如何把这里打造成特色旅游小镇,他不失时机地对记者说:“我们这儿刚刚被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等几部委联合命名为‘中国传统村落’,你可得为我们好好宣传宣传。”
站在旁边的村书记李治辉介绍说:“我们这里的窑洞是5层窑洞,至今有100多年的历史,通过修缮,恢复原貌,游人可以观赏并体验原汁原味的古文化。”
其实,早在2016年开始,张俊就瞅准了旅游产业,他利用从上级水利部门争取到的1000万元资金,在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建设中,把书画基地、民俗酒店、滑翔飞行和特色观光养殖等旅游项目有机融入。
现在,特色小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接近尾声,其他项目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看到由自己亲手参与打造的这个旅游产业,张俊信心满满地说:“过去,我们这儿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但用不了多久,一定会成为人人都想来的富裕村。”
听着张书记的愿景,住了一辈子窑洞的吕保如老人眼睛一动不动,仿佛一个时代,望着另一个时代。(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刘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