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梅刚 实习生 李永昊)2月26日,记者从自治区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2018年全区原煤产量9.26亿吨,占全国26.1%,中石油、中石化天然气产量243.6亿立方米,占全国15.3%,能源产业总体运行稳中向好。
围绕资源转化增值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精深加工度和资源综合利用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2018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中,非煤产业增加值增长9.7%,煤炭、稀土转化率分别达到38.4%和80.6%。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贡献率“双过半”,分别达到50.5%和56.1%。
同时,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化解过剩产能,2018年内蒙古退出煤炭产能1110万吨,淘汰2户钢铁落后产能企业,关停落后小火电11.8万千瓦,完成钢铁产能置换100万吨,电解铝177.55万吨、PVC38万吨。提前完成了“十三五”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任务。能源供应保障能力逐步提高,全区已形成煤炭产能13.3亿吨,电力装机突破1.2亿千瓦,外送电能力达到7000万千瓦,建成煤制油124万吨、煤制气17.3亿立方米。
发布会还透露,呼包鄂三市GDP占全区的比重为55.4%,比上年增长5.2%,蒙东地区GDP占全区的比重为31%,比2017年提高了0.1个百分点。2018年建设高标准农田304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34万亩,粮食产量达到710亿斤。
此外,停建、缓建、瘦身了一批政府过度举债项目,全年发行新增政府债券516.3亿元。2018年完成年度化债任务的137.2%,超额完成任务,全区金融机构累计清收与处置不良贷款513.4亿元。
全区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83.6%,PM2.5浓度下降3.1%。全面建成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4087条河流、655个湖泊的河湖长制,全区共有6694人担任河湖长。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2.1%,精心组织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资源保护等国家重点修复工程,全力构筑北疆万里绿色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