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挂图作战”决胜脱贫攻坚
内蒙古新闻网  19-02-28 11:24  【打印本页】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上秃亥乡位于武川县中部,共辖16个行政村161个自然村。全乡主要产业以农牧业为主,东北部地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种植水平较高,西南部为传统旱作农业。

  作为全县农业人口最多、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乡镇,上秃亥乡一直以来就积极探索符合当地的脱贫思路。2016年以来,上秃亥乡党委结合本乡实际,在实施“五个一批”的基础上,以党建为引领,推进实施“党建+多措并举+精准脱贫”的模式,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2018年,作为实现“人脱贫、村出列”的攻坚之年、决胜之年,上秃亥乡全乡上下都在积极思考、主动作为。上秃亥行政村更是建起了挂图作战室,让政策上墙、思路上墙、目标上墙、贫困户上墙、措施上墙、责任人上墙……记者走进上秃亥村的挂图作战室,看到每一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帮扶措施以及2014年以来已享受的扶贫政策明晰的呈现在眼前。在上秃亥村制作的贫困户分布图上分别标明各自然村贫困户分布、家庭人口等基本情况,通过不同的颜色对未脱贫户、返贫户、正常脱贫户、稳定脱贫户进行了区分,按照上秃亥乡脱贫示范户评选奖励和“消极等靠户”动态管理工作要求,上秃亥村评选出的示范户、消极等靠户通过插上不同的旗帜展示给群众。同时,对全村整体致贫原因占比、分类扶持措施情况等通过饼状图、柱状图进行分析,做到了直观、明了。明确了“扶持谁”,接下来就要明确“谁来扶”。上秃亥村建立了由县级包村领导、乡主要领导、乡包片领导、村级主要领导、各帮扶单位负责人、各帮扶责任人组成的组织体系,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明确了“谁来扶”,就到了作战图的最核心部位,明确“怎么扶”。在这个问题上,上秃亥村创造性提出了“挂旗作战”,就是在明确“一对一”帮扶责任基础上,对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和自帮扶以来享受的各项政策全部分年度通过插上不同类别的“彩旗”做出详细的标识,每一户贫困户从识别到脱贫退出的整体过程都可以透过这一个个小“彩旗”得到详细的了解。

  为便于开展工作,上秃亥村将各项扶贫任务进行了细致划分,形成专项工作档案,并对每日工作计划情况、实施情况、落实情况、问题反馈情况等进行详细记录并佐以图片,使各项任务都有明确的时间表、路线图。

  在上秃亥村挂图“作战室”,记者看到一棵郁郁葱葱的大树。上秃亥村委会副书记曹夺告诉记者:“这是一棵‘好事树’,好事树总共有336片绿叶组成,代表了上秃亥村336户长住户家庭,共同组成了上秃亥村这棵参天大树。绿叶共有三种,空白绿叶代表还没有做过好事记载的家庭,浅绿色树叶配金色名字代表做过一到三件好事的家庭,深绿色树叶配金色名字代表做过10件以上的好事家庭。这棵‘好事树’激励村民们以做好事为荣,以多做好事为骄傲,村里的风气也越来越好了。”

  同时,上秃亥村脱贫攻坚挂图“作战室”兼顾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在功能设定上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工作目标,将党建工作与精准扶贫工作二者合一,使党建和扶贫两项工作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同时从制度建设上将党建工作系列制度及精准扶贫作战图、乡村产业扶贫工作规划以及党员风采、历任村两委干部、退役军人、历届大学生、村委会大事记等展示上墙,设立荣誉墙激励党员干部奋勇争先,形成了完整、方便、实用的制度体系,为推进全村整体工作形成了有力推动。

  在工作的逐步推进中,“作战室”作用进一步凸显,“作战图”措施进一步明确,提升了驻村干部及村干部对脱贫攻坚的工作效率,确保了“作战室”高效运行。

  攻坚的号角早已吹响,冲锋的步伐更加有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上秃亥乡正迎着胜利的曙光砥砺前行。

  (记者云艳芳)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