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张春生选种记
内蒙古新闻网  19-03-11 16:13  【打印本页】  来源:包头日报

  张春生在察看种玉米。

  初春时节,尽管塞北大地尚未完全“苏醒”,包头市东河区沙尔沁镇海岱村的玉米种植大户张春生便早早行动起来。他四处打听、走访,参加各地展销会,目的是尽早选几个好品种种植,以期今年有个好收成。选好种子,成为这个40岁的农民开春的“头等大事”。

  “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靠习惯种植、靠天吃饭了。”张春生说:“你哄老天,老天哄你肚皮。”如今,在变幻莫测的农产品市场行情中,农民张春生逐渐具备了主动对接市场的意识与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

  “大厂家都是提前备货,早订的话质量有保障、价格还实惠。”因为有了去年的经验教训,张春生今年春节前,便跑到全市最大的农资产品集散地——萨拉齐镇打探农资市场行情。

  除了“抢占先机”外,他心里还盘算着,将自己的300亩地种完后,再利用“时间差”,给其他农民打工,挣点外快。张春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提前行动能节省成本近万元,给别人打工7-10天预计可收入几千元,一里一外可多收益一万多元。真是个勤奋的人,也真是个精明人!

  听闻2019年东河区春耕备耕暨产业扶贫现场会3月6日在沙尔沁镇小巴拉盖村召开,20家农资经销商要来做展销,当天一早,张春生便赶过来看看。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他显得有点“各色”,别人“逛会”多是看一看、问一问,张春生则要“眼见为实”。在一家出售玉米种子的农资公司展台前,他二话不说,拿起摆在桌上的玉米“咔咔”掰成两截,指着玉米横切面,自言自语道:“行数还可以,足足20粒,就是长度还差点。”看见宣传册上“生育期127天左右”的宣传语,张春生对一旁的农民说:“‘左右’两字就意味着‘说不好’,含糊的说法得小心。”

  现场会上,张春生一个挨着一个逛,在一家农业合作社宣传台前,听说该合作社不主打卖种子,而是专门做订单农业的,他有些动心。详细询问一番后,他还是拿着宣传册离开了,他说待回头与自家合作社里的几家农户商量商量再做决定。张春生告诉记者,与其他合作社签订单、种玉米的模式过去他没尝试过,今年或许会考虑试一试,不过仅限于小面积“试验田”种植。

  经过一上午的谨慎甄别,临近中午时分,张春生终于从北京某厂商那里订到200亩的裕丰303和金农科703两个品种的玉米种子。“前几年我试种过这两个品种,效益不错。”他补充说道。

  之所以在选种方面如此“小心翼翼”,是因为张春生过去因不懂行,吃了亏,有买来的种子苞内发芽,令他损失惨重;还有被套包装的种子蒙蔽,使他承包的20亩葵花地颗粒无收。

  经过几年来在农产品市场上的摸爬滚打,张春生不仅练就一双辨别种子优劣的“火眼金睛”,更养成一套抵御和应对市场风险的“不二法门”。为了抱团发展,几年来,他与5户农户共同成立内蒙古鑫丰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改过去“单打独斗”的境况,除种植玉米外,他们还种植大棚蔬菜、养羊;为了更好抵御市场风险,他与几家酒厂、酿造厂建立长期联系,同时还成立饲料加工厂,延伸产业链、发展多种经营。

  春耕的脚步越来越近,忙碌的时节也一天天临近。现场会过后,张春生一边盘算着再去呼市及包头周边等地转转农资市场,一边盘算着等天气再暖和些,及早平整渠路、浇春水,为今年的春耕做足准备。(文/图记者张婷婷)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