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早晨,天气乍暖还寒,土左旗善岱镇善岱村里一座座青瓦白墙的农家小院干净整洁。不远处,村里的卫生保洁员杨银亮正推着保洁车清扫道路上的垃圾……眼前的一切,让春色簇拥着的村庄显得更加和谐美丽。
杨银亮是我市开发公益性岗位助力脱贫攻坚以来上岗工作的众多贫困村民之一。“自从有了这份工作,挣来的工资让我们一家人的生活有了奔头。”杨银亮向记者说。
像杨银亮这样在村级公益性岗位上工作的村民,在我市已有很多。据了解, 2016年以来,我市在向贫困地区安排林业生态工程任务时优先吸纳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参与工程建设,全市相继聘用护林员、防火宣传员1042名,将带动1000多贫困户实现脱贫。在就业扶贫方面。我市将就业扶贫与农村人居综合环境整治相结合,截至目前,投入公益性岗位扶贫资金1048.5万元,增加公益性岗位3450个,为贫困人口提供就业机会的同时,农村人居综合环境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走进杨银亮的家,几颗果树、一小片菜地、新建的砖瓦房……让这普通的农家院充满着生机和生活的气息。屋里的家具虽然简陋,但打扫得干干净净。“是国家的好政策,让我家脱了贫。”杨银亮高兴地说。
“我患有小儿麻痹症,丧失劳动力,儿子也是残疾人,去年政府给我盖了30平米的新房,给老伴儿安排了护林员的工作,给我安排了保洁员的工作!还有国家的各项政策补贴,现在政策这么好,我们更要自力更生,过上好日子!”杨银亮笑着说。
杨银亮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每月领着低保,当保洁员加上老伴儿护林员的收入,再加上各项政策补贴,平时还能和老伴儿捡一些空的矿泉水瓶和饮料瓶卖了后补贴家用,他们的年收入近20000元。“现在这些收入足够我们全家人的生活所需,年前,我们还用领到的工资买了新衣服。”
又到了工作时间,随着杨银亮一路走去,捡纸屑、扫垃圾……虽然是残疾人,但不难看出老杨对这份儿工作驾轻就熟,他细致地打扫着每一条街巷。“生活好了,村子干净了,大家的心情也好。现在我就是这片的‘片长’和‘路长’!”老杨自豪地说道。
据了解,善岱村从2016年对贫困户的危房全部进行了改造。目前村里22位贫困人员与村委会联系自愿担任村里的保洁员。保洁员每月有400元的固定收入,也让贫困户的生活有了更进一步的保障。“虽然他们挣钱不多,但责任心都很强。使村里的环境卫生有了很大的变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们对这一举措非常赞成。
2018年,善岱镇党委、政府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将全镇242名精准贫困人口通过政府提供的公益性保洁员、护林员就业岗位,按照就近就业、便于管理的原则,安排在辖区内担任“片长” “路长”并负责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同时结合实际情况,以建设“美丽幸福乡村”为目标,积极推行以“片长”“路长”“党员监督岗”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两长一岗”城乡环境整治长效管理制度,为营造美丽幸福家园贡献力量。
善岱镇的举措只是我市推进扶贫公益性岗位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市结合农村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和乡村振兴工作,以增加贫困户收入为重点,坚持把公益性岗位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变“输血”为“造血”,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努力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面脱贫的目标。同时,我市还开展了有针对性的调查,广泛收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就业意愿,加强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脱贫政策宣传,由以往的“输血”式扶贫变为“造血”式扶贫,有效激发贫困户的脱贫斗志,贫困户通过自身劳动获得劳务收入,获得更多的满足感、成就感和幸福感,增强了贫困户脱贫的稳定性和长效性。此外,根据贫困户的自身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我市为贫困户量身定制公益性岗位,做到人适其岗。以扶贫小岗位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达到拓宽贫困群众收入,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和“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愿望,并以扶贫公益性岗位推进乡村振兴。这些公益性岗位的设置不仅解决了贫困户的就业问题,也激发了贫困户内生动力,同时改善了农村的卫生环境,实现了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工作“双赢”。
“在村里打工挣钱,脱离贫困,是我多年的心愿。今天,我如愿以偿,有了稳定的工作,走在了脱贫致富的路上。我的日子越来越好了,但我还要尽己所能,帮助村里其他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大家一起奔小康!”带着幸福的笑容,杨银亮与老伴儿开着保洁车驶向了下个路段……(记者刘军实习生李曦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