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道路 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信息化高速路铺到了农户家
内蒙古新闻网  19-04-10 11:20  【打印本页】  来源:鄂尔多斯晚报

  “以前,家里只能看个电视,打个电话。如今宽带接通了,不但可以上网销售农副产品,而且还可以远程监控家里的养殖场,过上了像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家住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镇光明村四社村民张小翠说。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借助“互联网+”的东风,伊金霍洛旗大数据发展局联合光明村村委以及“百企帮百村”行动包联企业中国联通伊旗分公司,把信息化的高速公路直接铺到了农户家里,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不断注入新动能。

村民张小翠通过手机了解养殖场的情况

村民李喜则夫妇与外甥通过智能设备“小度”聊天

  一个偏远的沙漠腹地乡村,农户家家通上了互联网宽带,这不但给他们带来了丰富的文化知识,更为他们拓展了一条脱贫致富新路。3月27日上午,记者来到苏布尔嘎镇光明村四社张小翠家,看到她正在用手机查看养殖场牛棚内的情况,偌大的牛棚养着30多头品种优良的西蒙特尔牛。张小翠告诉记者,丈夫在棋盘井上班,很少回来,而自己又在东胜“陪读”,家里养殖场只能雇人打理。自从村里通了宽带后,给她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只要点开手机,就可以看到家里及养殖场的情况。而且销售牛肉也方便了,可以直接通过村里和帮扶企业的腾讯“为村”手机APP就可销售了,这下村里的农副产品也不愁卖了。

  而在村民李喜则家,今年78岁的他正和老伴儿张占则通过智能设备“小度”与远在百里之外的乌兰木伦镇上湾的外甥聊天。李喜则老人激动地告诉记者,儿女都进了城,他们又在城里不习惯,一直留在农村,就通过这个互联网的智能设备“小度”随时聊天,随时看到他们,知道他们的情况。平时还可以通过“小度”看一些文化信息及新闻,非常方便。

  据伊金霍洛旗大数据发展局驻光明村第一书记兼村支书张启龙介绍,2018年,伊旗大数据发展局将苏布尔嘎镇光明村作为全旗农村牧区光纤入户示范试点进行建设,该村距离镇区18公里,常住户110户210人,外出户242户640人,产业主要以养殖业为主。因村民居住分散,主导产业不突出。自旗大数据发展局和光明村村委以及该旗“百企帮百村”行动包联企业中国联通伊旗分公司组建了“联合党支部”开展联合共建以来,中国联通伊旗分公司投资35万元,把信息化的高速公路直接铺到了农户的家里,给村民带来诸多便利:村民在家可看到流畅的高清网络电视;村民家中安装了家庭智能设备后,实现了远程医疗和老人监护等功能,子女也可随时和老人进行视频聊天;依托“互联网+”的方式,对村集体经济养殖场进行了视频全方位覆盖,实现养殖的牲畜从出生到出栏的可视化跟踪,入股农牧民可以通过手机APP查看养殖场实时视频,掌握生产经营情况,并可将养殖环节全程互联网直播,为打造信息化全程可追溯养殖基地打下坚实基础,增加了牲畜肉食的销量,2018年新增集体经济纯收入7.3万余元;与电信运营商进行沟通协商,为该村农牧民推出优惠不限量手机套餐业务,资费水平较当前降低60%以上,目前30余户农牧民享受到了此项实惠;借助腾讯“为村”手机APP,集便民服务、党建村务、信息资讯为一体,逐步引导助推电子商务进农村,进行线上和线下交易相融合,拓宽农产品及其加工品销售渠道,直接面向全国消费者,解决农副产品滞销等问题;村民可以通过平台参与村落治理,在微社区和微店销售农产品,或通过微信视频向远方的亲人传递思念。

  下一步,旗大数据发展局将联合相关部门深入开展远程医疗、互联网+现代农牧业等工程,更好地服务农牧民。


[责任编辑: 萨其拉图]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