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艳阳,草长莺飞,阿拉善大街小巷的树枝已发芽,一片绿意盎然。曼德拉山岩画揭开神秘的面纱、定远营古城凸显历史沧桑……阿拉善的文物古迹为春天的驼乡凭添了几分神韵。看到这些,盟文物局局长景学义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阿拉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全盟已调查发现各类文物点1250处,包括古遗址929处,古墓葬145处,古建筑27处,石窟寺及石刻106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43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处。全盟各级国有博物馆馆藏各类文物40000多件。这些旁人看来冰冷冷的数字,在景学义看来却充满了活力与责任。
1991年,景学义从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文博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阿左旗文物所工作。27年间,景学义先后任职于阿左旗文物所所长、阿拉善博物馆馆长、阿拉善盟文物局局长,并先后参与和主持了一系列专业工作。1992年,他独立担当并圆满完成阿左旗文物所野外文物调查30多处遗址点的资料整理、登记建档和工作,参与了鹿圈山窖藏遗址、西勃图遗址、宋代石棺墓葬的清理发掘工作,配合完成了清理、绘图、拍摄及出土器物的清理、登记、修补工作,独立完成调查情况报告和调查资料整理、登记和建档工作。1997年,景学义参与阿拉善盟博物馆建馆工作,独立完成了展览大纲和展陈方案的制定工作。2000年以来,他先后多次参加了居延地区遗址调查,考察范围覆盖居延地区所有的遗址分布区,北至中蒙边境的乌兰川吉(烽火台),南至大湾城,东至东居延海,西至马鬃山地区的恐龙化石遗存,包括黑城、绿城、居延城、肩水金关遗址、殄北侯官遗址、卅井侯官遗址、红庙、新西庙、土尔扈特王府等一系列重要遗址。他还先后参与到头道沙子新石器时代遗址、苏木图石窟寺、苏宏图细石器加工遗址等诸多专项调查,主持完成阿左旗原水泵厂西夏窖藏抢救性清理工作和巴彦浩特镇南环路九中附近清代墓葬抢救性清理工作。
野外调查对于景学义来说就是家常便饭,在山里一住一个月也是常有的事。让景学义记忆犹新的是一次在双鹤山岩画做野外调查的时候,他与同事边走边了解,不知不觉走了十几公里,来到当地人俗称的“人脸沟”中。正值中午,山沟里没有遮挡物,太阳直射,没有地方躲避,两个人只有小半瓶水,饥渴难耐。“那次事情很惊险,但这就是文物工作者的常态,我们要了解阿拉善,了解阿拉善的历史,了解阿拉善的文化,就得走遍阿拉善的每一寸土地。”景学义感慨地说,“我一辈子就干了文物保护这么一件事,总得干出个样子啊。”
如今的景学义又有了新的计划,他打算把阿拉善的历史文物与旅游结合到一起。他告诉记者:“我盟的一些遗址可以进行开放式发掘,边挖掘、边整理、边修复、边开放,而民间的一些博物馆也可以跟旅游结合起来,让更多的游客来到阿拉善,了解阿拉善悠久的文化历史。”(闫琛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