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在暖室里采摘黄瓜。
在开鲁县城东北3公里处,一座座塑料大棚连绵成片、生机勃勃,这是开鲁镇飞机场村独有的景观。
走进该村党支部副书记刘桂芬家的暖室,春的气息扑面而来,顶花带刺的黄瓜挂满秧架。她一边摘黄瓜,一边与记者聊天:“一直能摘到7月份,下茬再种柿子,一个暖室年收入接近6万元。”除了暖室,她们家还有4个春棚,每个春棚年纯收入近10000元。
在飞机场村,像刘桂芬家一样靠经营大棚发展反季蔬菜的有90多户。今年73岁的孙贵老人,就曾和老伴儿种了9年大棚。“岁数大了,干不动了,现在就是个享受!”他和老伴、老友围坐在炕桌边,边玩儿扑克边唠嗑:“现在的好日子,是过去做美梦都没梦到的。”
孙贵对挨饿的日子唏嘘不已。榆树钱儿、小白蒿等掺上带糠的苞米面蒸了吃,这还算好的。最让人痛苦的,是把苞米瓤粉碎了当粮食吃,“不好意思说啊,都便不出来。”他还曾和父兄去要过饭,缺吃少喝的日子持续了近十年。
后来,特别是“单干”以后,日子渐渐好了,苞米面窝窝头能吃饱了,但吃菜仍然困难。“全村就一口土井,吃水得去挑。”人吃水都如此费劲,咋可能浇园子种菜呢。所以,不管是大田里的庄稼,还是园里的菜,全靠“老天爷”。再后来,家家户户有了洋井、抽水泵,浇园子不成问题了,但春夏之交漫长的时日吃菜还是困难,这会儿酸菜、萝卜、土豆、冻白菜、干白菜、咸菜等上一年储备的东西吃光了,青菜还没下来。
上世纪80年代起,刘文忠率先在园子里砌起了大棚。冬季里,绿油油的蔬菜不仅成了大家伙眼中的稀罕景儿,更是丰富了百姓的餐桌,种植户也有了可观的收入。渐渐地,飞机场村家家户户园子里,土暖棚雨后春笋般地“长”出来了。
1998年,有多年庭院大棚种植经验、已是村里“当家人”的刘文忠,把目光投向了更远处。他带领党支部以土地反租倒包、群众互换和出租等零活多样的形式,以每块4亩的标准,统一规划地块146块,用以统一标准建棚,并对当时的棚室架构进行改良,为后续全村设施农业发展和集体经济壮大创造了条件。
2008年,该村温室大棚从小园转场大田。就在这一年,孙贵拿出多年积蓄,一次性承包了10个大棚,9年里,老两口一年有11个月都蹲在棚里侍弄菜。“生活好了,想吃啥有啥,可又觉着啥都不是原先的味儿了。可能就是因为挨饿的日子吃什么都香甜。”孙贵感慨道。
在孙贵家玩儿扑克的李宝荣与共和国同岁,她也有这样的感触。所以,每年她都喊上老姐妹儿们一起去撸榆钱儿、采苦麻菜,回来掺上玉米面蒸着吃,但一次也没找回儿时的味道,她总结了一句话:“现在生活好了,嘴刁了。”
如今,飞机场村人不但一年四季能吃上新鲜蔬菜,还把大棚蔬菜做成了响当当的产业。据刘桂芬介绍,2017年,飞机场村流转土地32亩,建设大棚28座,每座大棚以3500元对外出租,收益全部归村集体所有。去年,村集体有了近11万元的集体收入。截至目前,该村共有高标准温室60座、300亩,全钢架大棚142座、200亩,实现人均2亩温室、大棚,仅此一项实现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村民年人均纯收入15000元以上。( 特约通讯员胡建华通讯员吴迪 记者贾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