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气象新。被誉为鄂尔多斯大路工业园区产业延链又一标志性项目——5万吨曜园橡塑及胶黏剂助剂项目正在热火朝天建设中。它的生产原料来自垣吉化工的精制蜡,而垣吉化工的生产原料则来自伊泰煤制油项目产出的中间产品。一条煤炭深加工产业链在同一园区内一延再延,寻常煤炭经过层层神奇转化不仅身价“水涨船高”,而且被彻底“吃干榨尽”,实现了绿色发展。
“我们不仅要在产业链和环保上做大文章、做好文章,把煤炭吃干榨尽,而且还要在项目引进和培育上求高、求新,为高质量发展奠定绿色基础。”大路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韩涛说。
不只在大路工业园区这小小一隅,如今在广袤的内蒙古大地上,一个个煤化工企业通过污染治理推动转型升级,一片片荒漠通过生态治理变成金山银山,越来越多的地区不再“卖资源”,而转向“卖风景”……煤炭资源丰富,曾经高耗能、高污染“重灾区”的内蒙古,已经摒弃粗放发展方式,绿色发展成为根本遵循。
站在2019年的春天,当调整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全面到来之时,新形势下的绿色发展之路,内蒙古该怎么走?
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付东梅表示,要坚持生态优先,推动全区绿色发展。“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发展生产力的前提,产业绿色发展更是破解全区资源、环境约束的关键突破口。”她说。
准确把握“产业绿色发展”这个突破口,就要立足优势、扬长补短,巩固提升传统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培育新兴产业,着力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
来自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资料显示:目前我区产业结构依然存在“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低端产业多高端产业少、资源型产业多高附加值产业少、劳动密集型产业多资本科技密集型产业少”的状况。2018年前11个月,能源、化工、冶金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5.5%,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仅占3.7%。
“一多一少”的矛盾,需要“一减一加”来解决。
回顾2018年,自治区党委、政府用铁腕治理化解过剩产能,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减”出一片新天地——退出煤炭产能1110万吨,淘汰2户钢铁落后产能企业,关停落后小火电11.8万千瓦,完成钢铁产能置换100万吨;发布43个旗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为经济绿色化发展加油。
“绝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增长,咬紧牙关爬过转型这个坡、迈过升级这道坎。”这是内蒙古在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时刻发出的郑重承诺。
放眼全区,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部署:2019年,将坚决淘汰落后低端过剩产能,着力摆脱传统路径依赖,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走出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实现绿色发展,更重要的是做好“加法”,着力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出最强新动能。
付冬梅说:“要以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为重点,以绿色科技创新为支撑,紧紧围绕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提升,推动全区资源要素向高端、智能、绿色领域转移,实施绿色示范工程,强化互联网、智能制造与地区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构建以绿色化低碳化为特征的高效产业体系,建立健全产业绿色发展长效机制,走高效、清洁、低碳、循环、安全的绿色发展道路。”
传统产业绿色化是一篇大文章。内蒙古久久为功、持续推进。
走进国能集团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乌黑的煤炭在高科技的“加持”下,幻化成清澈的柴油和石脑油。这条百万吨级的煤炭直接液化生产线,所产柴油的硫含量仅为国V标准的十分之一,发热量等指标也高于普通柴油。
“传统不等于落后,要围绕转化增值,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在全区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主管部门和专家学者达成共识。
今年,我区将加快实施《传统工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研究编制鄂尔多斯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总体规划,推动建设包头高端钢铁和铝深加工、乌海及周边地区氯碱化工、通辽北部煤电铝一体化及各地特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等传统产业升级示范基地。
新兴产业,是做好绿色发展“加法”上的另一个重要砝码。
目前,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不到900亿元,不足GDP的5%,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仅占全国总数的0.4%,居全国第26位。这个坎迟早得过,迟过不如早过。
付冬梅认为,发展新兴产业,要大力扶持“四新”经济和“四众”模式,优化新兴产业发展环境,加快构建支撑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推动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规模发展。
当下,我区正围绕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紧锣密鼓地制定出台若干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实施方案,细化明确各重点领域发展的主攻方向、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力图通过精准发力、持续努力,推动新兴产业早日跨入高速发展快车道。
“使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实现有机统一,在祖国北疆构筑起绿色万里长城。”自治区发改委主任龚明珠表示。
绿色,是内蒙古的底色;绿色,也将是内蒙古的未来。(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许晓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