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就诊”让急诊真正急起来
内蒙古新闻网  19-04-23 17:50  【打印本页】  来源:燕赵晚报

  为将有限的急救资源更好地用于抢救急危重症患者,北京将提高急诊的“准入门槛”。5月1日起,北京20家设有急诊的市属医院将启动“急诊分级”就诊工作。就诊前先分级,改变以往“先来后到”的就诊顺序,按照病情的严重程度,分级候诊。(4月22日《北京青年报》)

  北京打破“先来后到”的就诊顺序,按照病情严重程度,推行急诊“分级就诊”,有着强烈的现实需求。急诊科本是为生命处于危险状态的患者(比如突发疾病、意外伤害)设立的,以保障他们能在最快时间内得到专业、科学的救治与抢救。然而现实中,大多数医院并未对急诊设“准入门槛”,似乎来者不拒,患者多掏一些钱就可挂上急诊号,以至于出现“急诊不急,让人着急”的普遍现象。

  急诊不设“准入门槛”,固然可方便广大患者灵活就医,却让原本就紧缺的急诊医疗资源更加紧张,让原本就忙乱的急诊秩序更加无序。换个通俗说法,不危、不急的普通疾病占用急诊医疗资源,就相当于私家车占用了高速公路的应急车道,当真的出现紧急状况时,这条生命通道可能已经被堵死。在以往,因急诊医疗资源被占用,医生腾不出更多时间、拿不出足够精力来抢救急症病人,危急病人被贻误抢救时机的例子并不少见,为数不少的医患纠纷就是因此引发的。

  可见,北京打破“先来后到”,在就诊前将患者分为濒危、危重、急症和非急症四级,合理安排患者就诊顺序,优先处理急重病人,的确有利于让有限的急诊医疗资源更好地用于抢救危重患者。据报道,急诊先重后轻、分级就诊,本就是国际通行的惯例,国外很多医院执行严格的急诊分诊制度,哪些病人看急诊、哪些病人候诊、哪些病人约诊,都一清二楚。医院是一个生与死较量的战场,急诊科是这个战场最激烈的前沿阵地,必须让它们“急”起来,这才是对生命高度负责。

  因此,北京推行急诊“分级就诊”,其实是回归急诊本义,其他地方也应如此。实际上,早在2011年,原卫生部就公布了《急诊病人病情分级试点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提出将病人病情分为濒危、危重、急症、非急症四级,将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决定病人就诊及处置的优先次序,从而提高急诊病人的分诊率和救治率。

  有的患者或许会担心:会不会自己明明属于濒危、危重病人,却被预检分诊环节划分为非急症病人,被分错了病情等级,贻误了救治时机,怎么办?北京的做法是:将由“医生+仪器”双重合作,保证分级的科学公正性,既有专业的人、专业的仪器,也有专业的分级标准,能保证患者安全;在分级之后,还有再次观察、巡诊,有病情变化会及时调整分级;还要求患者如有突发不适,要及时告知医务人员。这些都是确保分级公平可靠的措施。这样的急诊“分级就诊”,我们乐见其成。


[责任编辑: 张睿]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