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明(右)与村干部商议村事
干召庙镇民主村距临河城区十几公里,全村下辖16个组,人口5600多人。民主村是全镇实绩突出的党建示范村、精神文明村、经济富裕村。2017年该村被评为自治区级文明村,民主村四组还被评为了内蒙古最美村庄。很难想像,5年前这个村还是个“麻烦”村。民主村从一个党组织涣散、产业发展缓慢、乡风落后的小村庄,蜕变成获得党建示范村、经济富裕村、自治区和市级文明村等荣誉称号的先进村,离不开一位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一位真心实意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的好党员、一位思路清晰干事创业的好支书——张三明。
张三明是土生土长的民主村人,在当选为书记前,他在村里担任过社长、会计、村长等职务,他对民主村有着深厚的感情,看着村子的发展走了下坡路,他比任何人都着急。2015年,张三明全票当选为村支部书记。如何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群众矛盾如何化解、怎样带领村民走上富裕之路、文明乡风如何营造……这些问题,张三明统统记挂在心上。
他先从整顿软弱涣散的党支部入手,改变以前村委会分片管理的工作机制,实行党支部集中统一领导,修订完善村级事务民主议事决策制度、党员干部日常教育管理制度等,增强了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接着,他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走村入户了解群众诉求,及时化解矛盾,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费、低保、精准扶贫、纠纷化解等内容,通过“三务”平台、公开栏、微信群等全部公开,让权力置于阳光之下。此外,他还积极推行“五人小组”工作法,即每个村民小组选出5个村民代表参与村组事务的管理,实行“五张嘴参与议事,十只眼全程监督,五支笔把关复审”,极大地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赢得了大家的普遍认可和广泛支持。
近日,笔者走进民主村的温室大棚,西红柿苗已有半米高,再过几个月,等西红柿成熟后,就会有南方的收购商上门收购,村民足不出户就能将西红柿卖出好价钱。
“曾经西红柿烂在地里都没人收,可是愁坏我们了。”村民张庭智说,“张书记把他考察回来的技术讲给我们听后,大家才明白过来,原来是我们种的时候控药控肥不达标,不符合收购商标准。经过一年的学习,第二年西红柿的品质和产量都上来了,一斤能卖到1块2,我一亩地就收入了1万5千元!”
张三明说:“我们围绕提质增效,加快发展绿色农业、现代农业,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的思路,制定乡村振兴工作目标,让村民的生活蒸蒸日上。”如今,民主村有3800亩果树、800亩大田西红柿、104栋温室大棚,村民人均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
“下一步我们将大力推广果树的矮化密植技术,这是我去年去陕西理县和袁家村考察学习的,在村里已经试种了20亩,目前长势良好,现在村民主动要求种植果树的就有800多亩。”张三明掰着指头,一件件给笔者细数他想要做的事。“听说菌肥比有机肥还要好,这个得试试;还有,我们引进的樱花、紫薇等名贵苗木用来发展庭院经济应该不错;‘天赋河套’品牌建设也不能落下,我们必须有自己打得响的品牌;保鲜库我去山东看了,今年打算建一个……”交谈中笔者发现,张三明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把村里的产业发展得更好。有这样的好书记,相信民主村的明天会更好。(通讯员 田海霞 党志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