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梅刚) 4月28日清晨,清水河县宏河镇城郊耕地上热闹非凡,8辆拖拉机发出隆隆轰鸣声,农机手播下今春第一耧种子。
清水河县地处黄河中上游黄土丘陵区,耕地面积100万亩,自然资源独特,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是内蒙古小杂粮主要产地。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化,开耧的意义显得不同寻常。望着即将全面开播的小杂粮种植区,和土地打了30多年交道的农民刘二宝说:“都在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我看蒙清农业种植高品质、绿色农产品的路子行得通。”
伴随着播种机、耕地机等机器的轰鸣声,新型科技种植深入田间地头,让现场的农民赞叹不已。蒙清技术人员向大家展示了谷子全覆膜种植技术,并给现场农民讲解如何运用科技耕种,让农民减少劳作,让百姓吃到放心优质的农产品。
一直以来,清水河地区种植出的小杂粮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知名度。蒙清农业作为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杂粮精深加工,在推动清水河农业发展,尤其是集约化、现代化种植方面一直走在前列,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乡村创客”的模式,强化杂粮生产与供销体系,与上游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此外,通过土地流转、荒地平整改造,实现了自有基地上万亩的规模。
在自有基地管理方面,蒙清农业利用新技术、新设备改造了原有种植模式,在清水河创新了旱作农业集水灌溉系统,结合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新技术的应用,有效解决了旱作农业靠天吃饭的弊端,大大提升了效率并使平均亩产增加30—50%。
观摩人员现场体验了扶耧播种,希望把传统和科技相结合,提高产量更提高质量。内蒙古蒙清农业董事长刘俊辰表示,在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转变,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