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感受苍天圣地的别样风采
——阿拉善盟蹲点小记
在春天这个多风沙的季节,我们在阿拉善盟蹲点采访从额济纳开始。黑河调水19年,额济纳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那个放弃舒适生活在沙窝子里守护胡杨林近40年的班都老人,今年已经82岁,皱纹里都是故事。方圆几十公里的沙漠,只有他一人。询问他如此坚持为了什么?他说,他的额吉、阿爸在这里,他的老伴儿在这里,所以他也要在这里。朴实的回答,让人瞬间泪目。
那个在巴彦陶来苏木推日木音陶来嘎查当了10年书记的郭刚,为了说服胡杨林中的农牧民推倒旧房子搞乡村旅游,曾召开10次村民大会。眼下,嘎查农牧民资产变资本,享受着稳稳的幸福。走进阿拉善右旗,在这个号称“驼乡中的驼乡”的地方,牧民永红曾是一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依靠驼奶收入,他完成了日进万金的完美逆袭。
来到苍天圣地阿拉善,走过润泽额济纳绿洲的居延海,领略历尽岁月沧桑的胡杨林,恶劣的生存环境似乎赋予了生活在这里的人一种别样的品格。那些被春风唤醒的沙柳,那些不畏艰辛奋斗着的人们,让人肃然起敬! (文/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赵丹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怀特乌勒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