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前旗注重“三效应” 抓党建促脱贫
内蒙古新闻网  19-05-06 16:33  【打印本页】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其讯近年来,鄂前旗坚持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注重从抓实嘎查村“两委”班子建设、深化包联驻村工作实效、持续整治基层不良作风着手,充分发挥干部担当作为、真抓实干的核心力量,推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落地见效。

  注重“头雁效应”,集聚优秀干部。以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为重点,高质量完成全旗84个嘎查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书记主任“一肩挑”达到48.5%,位居全市前列。84名党支部书记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44名,占71.43%,其中,本科及以上13名,占15.48%,实现性别、民族、年龄、学历结构“四个优化”。注重提升带头人队伍综合能力,结合换届工作“回头看”,认真查摆“两委”工作短板,有针对性地组织“两委”班子成员赴呼和浩特、乌审旗等地,参加领带能力提升、实用技术等专题培训674人次。同时,把党员中心户、致富带头人、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等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吸引到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中,精准储备嘎查村后备干部215名,为带头人队伍补充新鲜血液。

  注重“辐射效应”,下沉优质资源。精准选派68名优秀后备干部,下沉到嘎查村担任第一书记,并将组织关系转入到包扶嘎查村,重点参与农牧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扎实推进包联驻村工作,建立“三级书记”抓扶贫工作机制,组建84个驻村包联工作队,选派230名干部驻村蹲点,累计下基层8800多次,确定帮扶项目143个,投放资金1882.6万元。深入开展“百企帮百村”行动,充分发挥农牧区党支部主体作用,探索推行“企业+党支部+合作组织+农牧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牧民”等产业发展模式,构建起多元主体参与、多方利益联结、多点合力攻坚的大扶贫格局。

  注重“震慑效应”,彰显优良作风。对标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要求,认真开展自查自纠,主动认领存在问题,采取建立任务清单、权责清单、推进清单的方式,明确整改任务、责任人、完成时限。制定出台《鄂前旗精准脱贫攻坚工作考核办法》,将落实脱贫攻坚、助推产业发展、发展集体经济、整治人居环境等11项重点任务纳入督查考核范围,建立定期通报机制,倒逼责任落实。结合扫黑除恶、持续整治“雁过拔毛”式腐败等专项行动,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优亲厚友、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风。2018年,累计对21名嘎查村“两委”班子成员、监委会成员给予党籍处分,把铁的纪律震慑传导到基层一线。 (白璐杨如)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