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5月,包头市土右旗将军尧镇武大城尧村已经披上了绿装。村道两旁行道树整齐排列、绿意盎然,村民房前屋后树绿花艳,好一幅新农村绿色画卷!
“走,我带你去看看我们的新营生。”得知记者来村里采访,村民刘德华主动提出带记者去看看村北的枸杞经济林。
“这些都是上个月刚栽下的枸杞,没事我就过来看看。帮扶单位帮我们找来专业绿化公司统一栽植养护,两年后枸杞挂果丰收后再把经济林交给我们,我们坐享其成拿收益。这样的好事哪里找?”69岁的刘德华难掩心中喜悦,望着连片的枸杞经济林打开了话匣子。
“我们这儿的地挺适合种枸杞,以前我也种过,就是一家种不了多少,产量不高,上门收购的人也少,后来大家干脆又种回了玉米。”刘德华说。
武大城尧村临近黄河,耕地盐碱化严重,村民种植玉米最好的年景一亩地收入也不到500元,而枸杞耐盐碱,收入是种玉米的五六倍。十几年前,刘德华和几户村民尝试枸杞种植,但因种植方法不科学、产量少、品质不高放弃了。
“您过去种宁杞1号,咱们现在种的是宁杞7号,中间可是优化了6代。再加上咱们机械化集中连片作业,统一种植、管护,您就放心吧,这收成肯定差不了。”武大城尧村第一书记郭彭飞在一旁给老人宽心,“咱们这个品种,每亩地最少能产400斤干果。这几年干枸杞价格一直在低谷徘徊,最少一斤能卖15元。除去人工采摘、修剪等费用,每亩收入也得有3000元。要是枸杞价格回升,您的收入可就要翻倍呀!”
郭彭飞一席话让刘德华哈哈笑道:“错不了!错不了!”
郭彭飞是包头市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主任。2017年初,他驻武大城尧村担任第一书记。两年来,郭彭飞与村两委通过落实易地搬迁、教育扶贫、生态扶贫、健康扶贫和政策兜底等“五个一批”惠民政策,基本解决了贫困群众的“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实现30户61名贫困户稳定脱贫,剩余4户8名贫困户也将于今年脱贫。如何走好脱贫攻坚后半程成为驻村干部和两委班子一直思索的问题。
“发展产业是根本之策。把输血变为造血,才能从根本上确保脱贫效果持续稳定。”郭彭飞说,结合自己的工作特点,他琢磨着将生态建设和脱贫攻坚结合起来,以生态建设为突破口全力推动脱贫攻坚。这一想法得到扶贫对口单位包头市林业和草原局的大力支持。包头市林草局引进专业绿化公司统一栽植养护,计划以武大城尧村为主兼顾周边村逐步打造500亩枸杞经济林示范基地,今年一期工程先投资140万元实施200亩,目前已经种植完成120亩。示范基地建设成功后,武大城尧村周边数千亩盐碱地将陆续种上枸杞,成为“聚宝盆”。
“林草战线有‘森林乡村’创建活动,我想通过几年的建设使武大城尧村摘得‘森林乡村’的牌子,让绿色力量成为武大城尧村乡村振兴的主要动力。”郭彭飞说。
今年,武大城尧村将以打造“森林乡村”为目标,对村庄绿化提档升级。目前,包头市林草局绿化专家已经完成了村庄的高标准绿化规划,接下来将搭配乔木、灌木和经济林对道路两旁、村庄闲置土地等公共区域进行绿化。
为鼓励农民利用房前屋后、庭院内外发展一户一品特色林果业种植,按照果实成熟期先后顺序,包头市林草局免费为村民发放了1500株果品经济林苗木,为老百姓搭配苹果梨、红枣、金杏、水李子等林果产品,将闲置土地利用起来种植果品,既可满足老百姓的生活需要又节约了生活成本。
“未来,这里将两季有花、三季有果、四季有景。”郭彭飞信心满满地说。
记者补记
乡村要实现振兴,生态文明建设很重要。而森林乡村建设无疑会为乡村振兴打造发展潜力,输入发展能量。
立足林业部门行业优势,驻村干部郭彭飞为武大城尧村植入绿色产业力量,为乡村振兴培育甘泉活水、输入强大动力。除了谋划推动武大城尧村枸杞经济林项目这一“聚宝盆”,郭彭飞和村两委班子还鼓励带动村民推行一户一品特色林果业种植,发展庭院经济,改善村民生活质量之余,打造村民的美丽庭院。
森林乡村建设过程,不仅是乡村绿化美化过程,更是乡村绿色产业发展过程。郭彭飞说,森林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植入绿色力量,必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必然让乡村振兴战略在武大城尧村今日鲜花绽放,明日硕果累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