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贫困户当亲人 贫困户把我当家人
内蒙古新闻网  19-05-15 19:11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吴奎晖(呼伦贝尔市阿荣旗得力其尔鄂温克族乡马河村驻村工作队副队长)

  2018年7月16日雨

  今天,我和驻村干部冯忠玉、刘尔军去马河村杨维沟入户走访,突然下起雨,商量到王秀珍家坐会儿,一是避避雨,二是听说王姨要办新身份证,需要去40里之外的乡里照相,问一下她什么时候方便,可以搭我们的车一同前往。

  王姨是个特别刚强的女人,丈夫早逝,一个人扶养大了4个孩子,现在孩子都成家了,才找了一个老伴相互照顾。3个月前,我到王姨家入户了解到,王姨的户口本上的年龄比实际上小了10岁,当年村上人口普查时填错了,一直也没注意到。现在国家政策好,老百姓到60岁就可领取养老金了,王姨才发现户口上的年龄小了10岁。

  “找乡里派出所、到旗里户政大厅办了几次都因为缺少证实材料而无法办理。闺女,这可咋办呀?明明是真事,可就是证明不了,人家也不给批呀,这就得少领10年的养老金!”王姨拉着我的手絮叨着。

  2017年3月份驻村以来,王姨一直把我当自己家闺女一样对待,面对她的牢骚,我能感受到这份不多的钱对她和这个家的意义。随后我们驻村工作队经过几天的走访调查,终于在村里找到了两位老人家可以证实王姨来到村里的时间,以及她结婚、生育长女的时间,并请派出所民警为他们做了询问笔录,没几天王姨的新户口就办好了。

  “闺女啊赶紧进屋,别淋湿了,这个月我就领上了养老金啦。”王姨满面笑容的将我们迎进屋。一声声“闺女”,让我不禁思量:来到村里,要想“留得下、驻得实”,就得把贫困户当亲人一样对待,他们才能把我们当家人一样对待,这样才能更好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2018年11月6日晴

  我是马河村的驻村干部,还是杜代沟村的帮扶干部,有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是我的帮扶对象,其中王振武家情况最为特殊。王大爷脑溢血后遗症,偏瘫。老伴儿有大骨节病,还腰间盘突出,走路特别费劲,勉强能做饭洗碗。

  去年6月,王大爷不小心摔伤,左侧胯骨粉碎性骨折,必须马上手术,当年免住院押金先治疗的健康扶贫政策还正在落实中,4万多元手术费和住院押金可急坏了王振武老两口。

  4万多元该怎么办呢?我和杜代沟村党支部书记王国强协商后决定先把老人送到医院手术,农村合作医疗报销部分之外的费用我们再想办法解决。随后,我们把老人送到了阿荣旗人民医院,又找到相关负责人说明情况,并以我个人名义担保,如果出院时不能付清医疗费,由我来支付。

  手术进行的非常顺利,在王大爷康复期间,健康扶贫政策也落实到户了,贫困户们再不用为了医疗费用而犯愁了,王大爷花了4000多元就出了院。今天我入户宣传健康扶贫政策,一进门,王大爷和老伴儿就夸健康扶贫政策好,“要不是国家的好政策和你们的帮扶,去年我这下半身也就废了。”康复后的王大爷气色不错,能扶着墙走路了。

  感受到大爷大娘发自内心的真诚感激之情,让我的内心很震撼。2016年3月份我成为这个村的帮扶干部,我只是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却得到群众如此的夸赞和厚爱,也感悟到我们眼中的小事就是百姓生活中的大事,我以后要努力做好每件小事。(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赵弘)


[责任编辑: 吴钰]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