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
德清县
地理信息小镇
采访中
我们听到
这些话语
企业的服务从小众走向大众
政府派出120个干部去招商
民宿的一张床每年交的利税有14万元
无人机“扫城”助力城市环境管理和监督
政府给在企业实习的员工每个月1000元的补助
......
你相信手机没有信号,却依然能够导航吗?你相信一台无人机15分钟可以喷洒200亩农田吗?你相信一部手机已能实现厘米级的定位服务吗?这些,在德清地理信息小镇,都已成为现实。
5月18日一大早,记者一行走进德清县,这个曾不为人所知的小县城,如今已成为测绘地理信息界的著名地标。
走进首届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会址,依然能感受到全球瞩目的光环;在德清地理信息科技馆,戴上AR体验眼镜,太阳系中的一颗颗行星似乎触手可及;在浙江中测新图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自主产权的可续航30小时的无人机航摄系统时很自豪……几年过去了,德清地理信息小镇走出了一条“无中生有”的特色发展之路。
事情还要从2012年说起。2012年,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园落户于此,拉开了地理信息产业在德清发展的序幕。7年来,德清县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引进国外顶尖战略咨询和设计团队,累计投资超50亿元,为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壮大搭建起一流的平台。
2018年初,由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德清一号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目前已经为测绘、交通、水利、环保、农业、统计等多个行业提供遥感应用服务,这也是我国首颗以县域命名的遥感卫星。
如今,在德清地理信息小镇,像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这样的“高精尖”企业越来越多。目前,小镇入驻的地信相关企业已近300家。从几年前的零产业基础,到现在形成的涵盖数据获取、处理、应用、服务等内容的完整产业链,并成为全国地理信息产业集聚度最高的区域,得益于近年来德清县充分发挥小镇平台优势,做优产业基础,调优产业政策,实施选商引资、招才引智双轮驱动。
数据显示,2018年,小镇全年营业收入预计超百亿元,税收超8亿元,实现了一个产业缔造了一个“镇”的崛起。德清地理信息小镇,未来可期。(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相恒义 蔡冬梅 马建荃 梁亮 施佳丽 李振南 宁佳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