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了,我想入党”
内蒙古新闻网  19-05-22 15:27  【打印本页】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高翠娥到王树良家走访

  初夏的临河绿树成荫,一大早,笔者与临河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高翠娥又一次来到精准扶贫帮扶对象——临河区乌兰图克镇红旗村一组村民王树良家。看到我们,正在猪栏前侍弄猪仔的王树良高兴地站起来,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屋。

  “没想到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今年开春,我卖了5头半大猪、6头小猪,一共卖了一万多元。到今年腊月,我家的母猪还能下3窝小猪仔,估计能卖两万多元。”王树良兴奋地说,他还打算再养一头母猪,将来以养猪为主,再盖一栋猪舍,发展到20多头。

  看到王树良喜上眉梢,话也多了,高翠娥会心地笑了:“这人呀,只要有了干劲儿,就有希望。”

  “这话说得太对了!人穷志不能短,志要是短了,就真的穷了!”王树良说,政府又给他办了1万元无息贷款,他计划收完麦子后盖羊圈再养几只羊。“老伴儿做完手术后,身体恢复得挺好,做手术的钱政府也给报销了。真没想到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王树良乐呵呵地说。

  “感谢党的好政策”

  看着这样的王树良,笔者忽然觉得像不认识了一样,这与之前的他简直判若两人。

  王树良今年50多岁,老伴儿因病干不了重活儿,需长年吃药,家里经济拮据。为了缓解经济压力,王树良除一个人种着家里的20多亩地外,农闲时还外出打工,平时还担任村里的助防员,挣点儿生活费。他的两个儿子虽在城里打工,但也是收入微薄,帮上不忙,一个儿子离婚后,他们老两口还得帮着拉扯孙子。几年下来,家里被折腾得一贫如洗,还欠了许多外债,后来他家被识别为精准扶贫户。

  2016年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临河区向脱贫攻坚一线选派脱贫攻坚骨干队伍,帮扶贫困户。帮扶责任人与贫困户无缝对接,与贫困户一道制定帮扶计划,协调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做到因户因人精准帮扶、精准施策。 2018年初,高翠娥成为王树良家的帮扶责任人。

  高翠娥第一次到王树良家了解情况时,他的老伴儿病恹恹地裹着被子在炕上养病。说起贫困原因时,王树良头偏向一边,眉头扭成疙瘩。问他想没想过怎么脱贫,他说得尽是丧气话。

  通过交谈得知他家除了种地,每年还喂一头猪和几只鸡。高翠娥说:“今年咱们喂上两头猪行不行?杀一头,卖一头,也能赚点儿。穷不怕,只要行动起来,总会有办法的。”王树良慢慢抬起头来,说:“那我试试哇。”

  从那以后,高翠娥每个月都要去王树良家了解情况,和他谈心,给他鼓劲儿。渐渐地,王树良的眉头舒展了些,有什么想法也主动和高翠娥沟通。有难解决的问题,高翠娥也都想方设法帮忙解决。2018年底,王树良家地里收入不错,把外债都还清了。在高翠娥的建议下,王树良又买了一头母猪。年底,王树良家正常脱贫。“我能脱贫,这都得感谢党的好政策和好干部!”王树良感激地说。

  今年春天,王树良卖了猪仔后,又买了一头母猪。高翠娥看到他这么有干劲儿,又与乌兰图克镇扶贫办沟通联系,为他争取了专项扶贫贷款资金1万元。

  日子越过越好了,王树良对今后的日子也是充满了信心,农闲时,他还经常上网学习养殖知识。“不学习跟不上时代了!我要多学点关于养殖的知识,看看还有什么致富的好路子。”王树良笑着说。

  有一次,高翠娥上门走访时,王树良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脱贫了,我想入党,你看行不行?”高翠娥笑着说:“你有这样积极上进的想法,我非常支持你!”在高翠娥的鼓励下,今年4月份,王树良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通讯员姬雅馨文/图)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