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岳雷:从羊倌到村委委员
内蒙古新闻网  19-05-23 15:36  【打印本页】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岳雷是中旗石哈河镇格日楚鲁村二羊倌圪旦组村民,1981年出生的他在小时候右手因意外烧伤导致二级残疾。2012年,又因父亲胳膊摔断,家里欠下几万元的债务,种种遭遇一度让岳雷意志消沉,也一直没娶上媳妇,靠给村里的大户放羊为生。2016年岳雷被评选为国家级贫困户。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通过对岳雷开展“扶志、扶智、扶技、扶业”,有效激发起他脱贫的内生动力。经过多方努力,到2018年,岳雷不仅实现了稳定脱贫,还当选了格日楚鲁村村委会委员。如今,岳雷的事迹不仅为当地脱贫攻坚树起一面旗帜,更成为当地贫困户学习的好榜样……

  扶志——

  扶贫不是养懒汉有志才能真脱贫

  2016年,市领导在调研中了解到岳雷的情况后,分析其致贫原因就是内生动力不足、缺少脱贫产业,并为他量身制定了种养结合的脱贫规划,勉励他坚定信心。作为帮扶责任人,市领导注重从思想上引导和教育,从精神上鼓励和鞭策,传递“有志才能真脱贫”思想,并结合脱贫典型讲道理、举例子,对岳雷的生产生活进行规划和憧憬。岳雷曾在自己编写的打油诗里写道:“扶贫不是养懒汉有志才能真脱贫!”

  扶产业——

  碗好不如面好脱贫重在实效

  结合岳雷的贫困状况,市领导有针对性的制定、完善了三年脱贫规划,并在帮扶项目落实上一以贯之的持续发力。2016年,岳雷享受了“蒙羊放母收羔”和“三到村三到户”扶贫项目,新建了1座标准化养殖棚圈、养了30只基础母羊,发展起了肉羊设施精养,并与蒙羊牧业公司签订销售合同,每年销售羊羔50只左右,纯利润可收入6500元。2017年,依托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为岳雷发放了2吨羊饲料,进一步减轻了他的养殖成本。2018年,又帮扶岳雷新建了标准化储草棚,初步实现规模化、科学化养殖。岳雷在这种“菜单式”的扶贫模式中,逐步走稳了产业脱贫路子。

  扶智——

  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中旗将教育培训作为管长远的事业来抓,与河套学院、云南生态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开展科技扶贫合作,在贫困人口集中地区开展科技培训、新优品种引进、种养结构调整力度,着力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岳雷便是改革的先行者之一。2017年,在参加了近一年的科技培训后,为了进一步提高养殖效益,岳雷大胆考察引进了黑头杜泊公羊,与本地寒羊进行品种改良,发展两年三茬高效养殖,有效提高了肉羊产肉量和出栏价格。2018年,岳雷的可支配收入达到了27075元。

  2018年8月6日,石哈河镇格日楚鲁村村委党员活动室内传出阵阵掌声,“岳雷,得票1200张……”格日楚鲁村党支部书记当场宣布:“岳雷高票正式当选为村委会委员……”。

  作为石哈河镇的脱贫示范户,岳雷在这次村委换届选举中赢得了全村选民91%的选票。选民们的这份信任来自于岳雷的勤劳务实,敢想敢干。脱贫后,岳雷一刻也没有忘记党的恩情,非常热心公益,村里谁家有困难,他总是及时地伸出援手,特别是对村里的留守老人,他经常挨个到家里嘘寒问暖,竭尽所能帮忙。得闲时,岳雷还喜欢写诗,常常把村规民约、扫黑除恶、乡村振兴等时政内容编成一首首小诗发到微信群里,用自己独特的的方式宣传党的政策,感召着身边更多的父老乡亲。(通讯员 苏恒)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