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内蒙古自治区工商业联合会。
采访组到赤峰市一行,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该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1981年,刚通车不久的京通铁路被沙掩埋,交通中断了72小时。赤峰人知耻而后勇,持之以恒进行旷日持久的生态保卫战“。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赤峰市的生态建设不因领导更迭而改变,直至今日绿满山川。
绿色发展,既要绿色,也要发展。我们欣喜地看到,赤峰市在生态建设的底色上,已实现绿色工业和绿色农业的崛起。在宁城县和松山区的设施农业园区里,记者体验到了“春色关不住,大棚绿正浓”的生态农业发展态势。走矿山、看选场,蹲点有色金属冶炼车间,矿业经济发展稳中向好,让记者不禁发出“赤峰宝藏多,冶金炉火红”的感叹。看到翁牛特旗八百里沙海变成绿洲,看到敖汉旗的荒漠之地变为满目苍翠,看到喀喇沁旗绿色家园富了百姓,让记者顿生“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的豪情。
蹲点10余天,赤峰的山,赤峰的水,赤峰的林,赤峰的菜,赤峰的冶炼车间,赤峰市干部群众的绿色发展情怀,在脑海中形成了一卷以绿为底的山水画轴,让人流连忘返,久久难忘。(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徐永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赤峰市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