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内蒙古新闻网  19-06-02 19:51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核心提示】

  ●要进一步推进生态价值观念深入人心,不断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深入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不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参与度,带领全区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美丽内蒙古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处理好重点治理与整体推进的关系,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当前,我区生态文明建设走到了“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的历史关头。我们必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自治区党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推动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推进生态价值观念深入人心,不断凝聚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动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在于转变价值观念,即超越物质主义价值观,树立生态价值观。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从确立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再到科学发展观,这一过程是我国发展观念逐步转变的过程,也是生态价值观念日益强化、深入人心的过程。尤其是党的十八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的高度,将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近年来,内蒙古深入开展“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节能宣传周”等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和自治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主要成效、先进典型,普及资源环境国情、法律法规、科学知识,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引导和培养公众生态文明意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观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正深度融入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强化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意识,进一步推进生态价值观念深入人心,转变观念、凝聚力量,带领全区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美丽内蒙古。

  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不断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制度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始终将制度建设摆在首位,坚持立法先行,先后组织、制定和公布了近200件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政府规章,让生态保护有法可依,有据可依。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根据习近平总书记“要大胆先行先试,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改革”指示精神,内蒙古密集出台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等30余项有关生态保护建设的地方条例、规定、管理示法和实施意见等,确立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框架和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生态文明建设步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到目前为止,我区已经形成了包括大气、水体、森林、草原等各类环境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建立健全了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机制、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但我们也应看到,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并非一劳永逸、依然任重道远,需要继续扎实推进,切实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深入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不断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力。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内蒙古既是国家重点生态工程的参与者,也是国家重点生态工程的受益者。通过大力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区林草植被得到恢复,并带动了以山、沙、水、林、草为主体的生态旅游业。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以生态工程为抓手,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的生态建设原则,先后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水土保持、自然保护区兴建等国家、自治区重大生态环境保护工程,5年累计投入生态保护建设资金830多亿元,相当于过去30年的投入总和,取得了生态环境恶化状况“总体遏制、局部好转”的明显成效,实现了森林覆盖率和草原植被度“双提高”,沙漠和沙化土地减少面积均居全国首位,创造了享誉全球的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保护草原、森林是内蒙古生态系统保护的首要任务。今后,必须遵循生态系统内在的机理和规律,坚持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增强针对性、系统性、长效性。

  依靠人民群众力量,不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参与度。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多元广泛的参与主体,其中广大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主体作用。近年来,在国家重点工程的带动下,内蒙古年均完成林业生态建设面积超过1000万亩,完成人工造林面积超过全国人工造林总面积的10%,治理风沙危害土地面积超过全国风沙危害土地总面积的10%,依靠的是仅占全国总人口不足1.8%的各族人民群众。在库布其沙漠中创造6000多平方公里“绿洲”,依靠的是各族人民群众28年的坚持。随着生态环保意识日益深入人心,绿色消费、低碳出行成为公众的自觉选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社会氛围正在形成。今后,要进一步提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提升全社会爱护环境的意识,整合企业、社会等各方力量,形成环境保护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生活富裕但生态退化不是生态文明,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也不是生态文明。在处理发展和保护的关系中,我们不能因噎废食、顾此失彼,既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也不能守着“绿水青山”放弃经济发展。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牢固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政绩观,一方面,把发展作为解决我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之举。另一方面,发展必须是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坚决不要污染的GDP。因此,我们要着力摆脱传统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模式,着力推动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加快形成绿色经济新体系,通过转方式、调结构、优布局、强产业,全链条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环境高水平保护良性互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处理好重点治理与整体推进的关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方面要聚焦重污染天气、黑臭水体、垃圾围城、农村环境等群众身边突出的环境问题集中攻坚,扎实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让内蒙古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另一方面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出发,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通盘考量、协同推进。通过构筑生态空间新格局,建设绿色经济新体系,打造生态治理新样本,构建生态文明新体制,加快形成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持久战。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把祖国北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作者:郭启光 单位:内蒙古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责任编辑: 萨其拉图]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