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兰的脱贫故事
内蒙古新闻网  19-06-11 16:46  【打印本页】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王二兰今年78岁,老伴去逝的早,她和儿子相依为命,由于家里地少,只能靠打临工维持生计。因过度劳累,她患上了腿疼的毛病,常年靠药物缓解,这让原本就不宽裕的家庭生活更加拮据。她家的土房因年久失修,东北角已经坍塌,屋顶也满是裂缝,整座屋子到处都跑风漏气,遇上下雨天,屋子里到处漏雨。2016年,新华镇全面实施精准扶贫工作,王二兰家被列入重点帮扶范围。通过核算,王二兰家人均年收入不足1200元,且只有一处危旧土房,满足异地搬迁条件,于是扶贫干部帮助不会写字的王二兰写了申请材料。经过审批、选址、建设等一系列环节,2016年底,王二兰终于搬进了42平方米的新房。“政府不仅给我盖了新房,而且还给刮了腻子,安了门窗和暖气,让我没花一分钱就住进了新房里。如今的政策真是好!”近日,笔者来到新丰村六组王二兰家采访时她激动地说。

  为了减轻常年买药治病给王二兰家带来的经济负担,扶贫工作组帮王二兰老人申请了C类低保,老人每年可以领取到2160元低保金。此外,扶贫干部还介绍王二兰的儿子到后旗的一家企业打工,每年可为家里增加12000元的收入。2016年,王二兰家年收入达到了14160元,人均收入7080元,当年便实现了稳定脱贫。

  “扶贫干部真是我们贫困户的贴心人,不仅让我有房住,还给我儿子介绍工作,减轻了我的生活压力。”采访中,王二兰不停地表达着对扶贫干部的感谢。

  在新华镇,像王二兰家这样的贫困户并非只有一家。为了让贫困群众尽快稳定脱贫,该镇认真贯彻扶贫工作要求,全面落实帮扶措施,并且积极选派第一书记、帮扶干部推进扶贫工作。他们经常白天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党员大会制定扶贫方案,晚上走农家、住农户,深入一线解决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2018年,该镇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30户957人,在全体扶贫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309户690人稳定脱贫,121户267人正常脱贫。

  “2019年,新华镇将严格按照脱贫攻坚工作目标,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深化‘志智双扶’工作措施、认真落实各项政策,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力实现乡村振兴。”新华镇镇长王健深知,扶贫工作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通讯员刘子欢)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