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兴安盟科右中旗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蒙古族刺绣文化之乡”,并同意在当地建立“中国蒙古族刺绣文化传承保护基地”。这一喜讯,让王府刺绣的绣娘们倍感振奋。(内蒙古日报)
科右中旗图什业图王府刺绣起源于清代,是风格独特的蒙古族传统美术技艺。其做工细腻、独到,讲究针法及纹路,艺术地展示出当地的历史与文化,再现了科尔沁文化精粹。
为了传承这一技艺,同时让农牧民通过产业技能脱贫,近年来,科右中旗一方面通过免费为贫困户发放刺绣工具和原料,定期举办刺绣培训班,还建起了王府刺绣文化博物馆等方式“集中培训、上门辅导、手把手教授”,在全旗大力推广刺绣。另一方面,还积极挖掘、传承和发展蒙古族传统刺绣艺术,成立了专题性博物馆和规模化产业发展基地,成为蒙古族妇女“居家就业、巧手致富”的优秀范例与政府主导的“文化扶贫、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
数据显示,全旗从事蒙古刺绣的农牧民及居民超过2.1万人,已实现1000万元的产销收入。2018年,王府刺绣销售额达825万元。
如今,科右中旗的绣娘们,不仅摆脱了贫困,更成为了科右中旗的文化名片。在今年的深圳文博会上,王府刺绣的绣娘们以小小的绣花针惊艳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商客,通过与深圳非遗生活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还走上了国际舞台。
学习、传承、创新,绣花针绣出了科右中旗妇女的新生活,开辟出了新天地。希望更多的传统民族技艺能被挖掘、开发、推广,使更多农牧民蒙古族妇女“居家就业、巧手致富”。如此,内蒙古产业扶贫大有可为。(张莉)